張家界漂流
張家界目前的漂流有婁江漂流、茅巖河漂流、激流回旋漂流,如果說最好玩的、景區建設最完善的要屬茅巖河漂流。
茅巖河漂流簡介:
茅巖河漂流位于茅巖河風景區內、茅巖河平湖游的下游,距張家界市城西32公里,漂流水程28公里,落差66米,有驚無險的河灘共55個。茅巖河山青水秀,風光如畫,峽谷幽深,灘多浪多,沿河兩岸峭壁險峰、飛瀑流泉、山勢奇險,巖深林茂,古野神奇;河水急湍似箭,猛浪若奔,劈巖穿峽,峰迥水轉,真可謂:不是三峽,勝似三峽”。
茅巖河漂流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和最安全的旅游漂流項目,是張家界“山、水、洞”旅游精品項目中最富刺激的項目。與浪共舞,一漂難忘,駕橡皮舟沿茅巖河漂流而下,千刃石壁迎面撲來,戲江流之碧玉,賞田園無限風光,群山疊翠,峽谷生輝,灘多浪急,過險灘、打水仗、對山歌、晶野味、飲清泉,與浪共舞,有驚無險,在歷盡山重水復、柳岸花明之后,那種愜意,簡直妙不可言。
茅巖河漂流主要景點:
索影潭
從溫泉過去及進入索影潭峽谷,峽谷長約1公里,河水碧綠、清澈見底,水面如一平鏡,船從河中漂過,宛如固定在畫中一樣,兩岸青山石壁的倒影其中,兩處小小的瀑布自崖頭滴落,集風景美、意境美于一體,一切中的一切都是那樣的恬淡、自然。左岸的石壁上有幾處洞口,都徹有石塊,留有槍眼,岸邊臨水的硝洞,氣勢宏大,洞內高闊寬敞,有陰河,曾建有水碾,為昔日的土匪碾木所有,這匪首也就是湘西最后一個土匪,覃新國(土名,覃新桿子)和陳策勛的所在地。向下行約快出索影潭時,仰頭觀望可見右邊崖上有一石猴在坐上崖的樹叢中,向你做鬼臉。
寄馬樁
過鴛鴦洲下流的一處巖石上有五個石頭很像五匹將要奔跑的馬,故又稱之為五馬頭,(現稱五駿圖)這里和下流對岸邊的小村莊連起來,還有一個神奇的神話傳說:當年北宋的楊家將為大宋皇上南征北戰,曾到湘西來鎮南蠻的向王天子時,帶著他們的將士們到過對岸的小村莊。也不知道在這里停留了多長的時間,只知道他們在撤軍回去的時候。為了速行(可能是要輕裝的意思)一位生得黑皮黑臉的大漢牽著五匹黑色的戰馬,寄養在當地的一農戶家中,沒想到將軍一去不復返,在相隔很長很長的時間后,還沒有人來取回,那五匹黑色的駿馬。只是在離主人的時間太長了,很想念的原故吧,就什么東西都不吃,整天在河邊向北長嘯。直到有一天一場雷電交加的大雨之夜,吸聽到幾聲長嘶的叫聲過后,村民們第二天才發現自己的家鄉五匹整天嘶叫的馬不見了,對岸的巖石上多了幾塊如從前天天見到的五匹馬的石頭了。有人說是感動了天神,讓他們化成了石頭。以由到了他們的主人那邊,有人說是得罪了山神,說它們常年化成石頭的來鎮守河灘,就不知道哪種是真正的說對。
合五灘
漂過寄馬樁,又是一平靜的深潭處叫合五灘,顧名思義是因這條溪的上游共計有五條小溪而合成的。合五溪的出口處與茅巖河直通,終年都是以連曲如腸的溪床和幽長的峽谷而相輝呼映,向下漂去轉眼間就又到了小村莊,正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村名叫黑蛇村,樹莊依山傍水,十多戶人家全是土家現代的建筑風格,緊挨著湊的右岸的石灣中,坐北朝南,倒也不顯得逼促壓抑,河岸竹成林,天然的黑石板裸露河岸,時有幾條小木船停泊在岸邊,兒童赤身嬉戲成灘,村下連環急灘,濤聲悅耳往下游,1公里處便是巖河峽谷的入口處,廟王山高聳入云,雄峙峽口,絕美村落山水,不由讓人留連忘返。
水洞子瀑布
而鬼門關的急浪更帶著幾分野氣,它是整條漂流線中最大落差的一個,同時也是最富有刺激的一段,和游人游性的情緒高漲的時刻,在有驚無險的情況之下,載著滿船的浪花闖過去。闖過鬼門關我們就可以觀水洞子瀑布了,水洞子瀑布是地下水叢石壁上一個大溶洞中流出,高約70米,寬約45米,它妙在既不循岸而落,也非一瀉而注而是先順崖隙而出,時開時合,好似碎玉遍山,又如摧冰下滑。從懸崖上跌落下瀉,乘船近瀑布,又覺水從天降,那跌沖崖臺的如練垂瓊座,直落碧潭的似玉結帷簾,飄浮船中的若裙帶輕逸,水洞子瀑布既有高山流水之雅,又有飛瀉直落之雄,過水洞子瀑布到繞瀾灘頭,這繞瀾子的名字,是因為石岸的神蛙石到南巖一帶的懸崖,很像秦皇所建的長城吧。
樅槐灘
樅槐灘,又稱茅巖河第一灘,波濤雖不算猛列,卻能給你探險者的意境,且有驚無險。下灘約走100米后就到了鴛鴦洲。鴛鴦洲是矗立河心的兩座小島,上下相距不到1公里,上游的面積較下游的大約有200米長,50米寬,島上灌木和杷茅樅生,怪巖嶙峋,在我們這兒,向如此狹窄的峽谷中,居然生出兩座河心小島,游人無不慨嘆,自然界無不神奇,鴛鴦洲是游人野營最理想的所在地,夜宿鴛鴦洲的確難得享受,聽濤半夜,終生難忘。而三、四月的鴛鴦洲與現在又是另外一處景觀,洲上不知來自何方的鴛鴦約有100多對,每等游人離它們不遠時,它們才成雙成對的飛向別處。逗得游人直想追捕。
以上僅供參考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