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十大名菜
1 、唐山十大小吃之遷西栗蘑介紹
栗蘑是栗子產地特有的一種食用菌。栗蘑一般生長在栗樹下土壤中,是老年栗樹根部繁殖出的真菌。栗蘑為叢生,呈云片狀,白色或灰白色。一蔟栗蘑一般約一二斤,有的達三四斤。當七八月份的三伏天氣,特別是陰雨連綿季節。正是采集栗蘑的大好時機。栗蘑可以鮮吃,也可曬干后貯存起來待冬秋食用。栗蘑吃法很多,可作湯、炒菜、涼拌。栗蘑味道鮮美,自身無特殊味道,一般為清香略帶甜味,在烹調中,便于調味。人們都說栗蘑在豬肉里豬肉味,放在雞肉里雞肉味,而且比肉味更鮮美、更清香。栗蘑不僅味道好,而且高蛋白、高營養、低脂肪、低熱量。
遷西栗蘑,屬純天然綠色食品,因此產量較小,現經科技人員努力已培養出人工栗蘑,其味道、性能與天然栗蘑無甚差異,從而進一步滿足了人們的需要。
遷西栗蘑
河北
遷西縣食用菌協會
遷西縣漢兒莊鄉、灤陽鄉、灑河橋鎮、三屯營鎮、白廟子鄉、漁戶寨鄉、上營鄉、金廠峪鎮、太平寨鄉、東荒峪鄉、舊城鄉、羅家屯鎮、興城鎮、尹莊鄉、新集鄉、新莊鄉、東蓮花院鄉共17個鄉、鎮,轄400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6′49″~118°37′19″,北緯36°64′00″~36°89′00″。
2、 唐山十大小吃之小山炸糕介紹
小山的炸糕外黃里嫩,顏色極其分明細致,炸的極美的黃色外殼,白色的糯米,里面包裹的黑色豆沙。一口咬下去,脆、粘、甜三種感覺,有嚼頭,又不粘牙,酥脆香的外皮,真是既漂亮又好吃,又不會覺得油膩,也不會覺得甜膩,恰到好處。
3 、唐山十大小吃之綠豆咯扎介紹
綠豆咯扎
咯扎是唐山的名食之一,是百姓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來送往的必備之物。在當地,甚至還有“不吃咯扎宴,不算到唐山”的說法。
咯扎現在在唐山地區民間分布比較廣,灤縣,灤南,樂亭,遵化等地都有,做工灤南縣做的最為正宗,最為普遍,但現在市場上的銷售的咯扎一般很少用綠豆,這樣的成本低但口味不如純綠豆的好吃,要想吃綠豆的就要定做,價格貴一些。椐說當清王朝在此建東陵以后,守陵人為討得皇家的歡心,就把這一特產送進了皇宮。當時的慈禧太后吃飯有個習慣,端上來的菜最多只夾兩口就撤下。有一次,御膳房端上了醋熘咯扎,她一看沒有吃過,問了聲:“這是什么菜呀?”太監趕忙回答:“還沒起名字呢,請老佛爺賜個名吧。”
慈禧太后一邊聽一邊吃了兩口,太監就忙著往下撤。誰知,慈禧太后還沒有吃夠,就說了句“擱著”吧。太監以為這是太后賜的菜名,馬上傳下去:“老佛爺賜此菜名為‘咯扎’。”
咯扎與擱者諧音,從此以后,咯扎的叫法便在民間流傳至今,咯扎的身價也大大提高。
其實,咯扎原本是老百姓粗糧細做的產物。唐山地多,盛產綠豆。人們把精選的綠豆磨成豆瓣,用水發泡,漂去豆皮,然后上水磨成汁,再加水過籮去渣,經過三次去毛漿,待成潔白的淀粉后,再兌好汁,攪成漿糊狀,用尖鍋緩火攤制成圓形薄片,一張咯扎就做成了。這樣做的咯扎清香誘人,富有韌性,拎起來不壞,折上也不會裂紋。此外,從營養食療角度看,綠豆咯扎還具有清肝合胃,瀉火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壓,血脂的功能,符合現在提倡的食療合一,飲食養生的要求。現在,咯扎菜肴已經成為唐山人民喜愛的獨特美味,什么醋熘咯扎,焦熘咯扎,玻璃咯扎,炒咯扎,燴咯扎,炸咯扎等等不下二十余種,擺在餐桌上,質高形異,色美味香。近年來,咯扎更是登上了大雅之堂,咯扎宴已成為招待國內外賓客的拿手菜,深得食客的贊譽。
4、 唐山十大小吃之灤縣花生介紹
灤縣花生是河北省唐山市灤縣的特產。灤縣花生以果白、果大、粒飽、色鮮、味美等著稱,在國內外市場享有“東路花生”的美譽。灤縣被農業部特產之鄉命名委員會命名為“中國花生之鄉”。
灤縣地處灤河、沙河平原沖積扇的中軸地帶,是中國花生之鄉,花生常年播種面積25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30%以上,年產花生5萬噸,為河北省最大的花生產區縣和國家花生出口基地縣。
灤縣生產的“東路花生”具有果大皮白、籽粒飽滿、含油率高、適口性好、無黃曲霉素污染等優點,是灤縣農業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
灤縣花生的榮譽:1996年灤縣被農業部特產之鄉命名委員會命名為“中國花生之鄉”,2000年“東路花生”在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優農產品,2002年“灤縣牌”花生在第六屆中國(廊坊)農產品優種交易會上被評為優質農產品。
5 、唐山十大小吃之唐山酥糖介紹
唐山酥糖擁有上百年歷史,與唐山麻糖齊名。此產品用大米,麥子等糧食作物,以純手工的方式熬成糖稀,再加入純花生粉精制而成,色澤金黃,大小象10厘米長的金條。入口非常香甜酥脆,余香沁人心脾,且營養豐富,連沒牙的老人和小孩也極愛食用。
6、 唐山十大小吃之清蒸白菜卷介紹
清蒸白菜卷
白菜卷是遷安民眾發明的一道十分可口的地方名菜。特別是餐席上吃膩了口味后,再吃這道菜,使人感到有清淡解膩的口感。
清蒸白菜卷兒這道菜不知出自何年。做法是把肉剁細,加上佐料拌勻,再放鹽、香油、蝦皮拌成餡兒;把嫩白菜葉用開水燙一下,用白菜葉包上餡兒,卷成卷,剁成兩寸長段,將卷立排碼在放有海米的碗里后,將碗放在籠屜蒸熟。
7 、唐山十大小吃之吊橋缸爐燒餅介紹
樂亭名吃之一的吊橋缸爐燒餅,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在解放以前就譽滿京東。它的制作工藝獨特。歷史上制作缸爐燒餅,是把一口縱向割開的大水缸倒扣在一個方形平面爐臺上,這就是所說的"缸爐"。缸爐內部形狀酷似-孔封閉的拱形橋洞,制做時把燃燒的無煙木炭置于平面爐臺上,先把拱形缸體燒熱,再把燒餅倒貼在缸體上,這時的燒餅有缸體加熱,下受碳火烘烤,從燒餅中烤出的豬油慢慢浸入外皮,烤熟的燒餅呈圓形,焦黃色,外焦里嫩,酥脆可口,味道香醇,別有風味。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制作缸爐燒餅的面、餡都非常講究。燒餅的餡是用上等的五花豬肉、加少許大蔥和白菜、配上佐料;面為油酥面,包制后沾上芝麻,再貼入缸內。烤燒餅火侯最技術,火大了燒餅會烤糊了,火小了燒餅貼不住就會滑下來,因此這火候極難掌握。缸爐燒餅個頭不大,吃起來香酥宜人,其工藝卻異常復雜,是樂亭飲食中實實在在的一個絕活。樂亭缸爐燒餅制作工藝要掌握三功 :燒爐,所謂缸爐,即通常用的陶瓷大缸,縱1著打去少半,橫臥成爐,用泥抹嚴,用炭火或洋槐樹干枝,燒到爐成暗色,大約達100℃,停火用水刷爐,將做好的燒餅逐一用手背托貼在爐壁上。因爐壁有一定熱度,燒餅即粘貼上面,上煎下烤,使燒餅熟透,放出芬香氣味即成。燒爐火忌暴又忌弱,暴了燒餅易糊,弱了火力不足,燒餅會加生。刷爐要看爐壁色澤,溫度高處要多上水降溫,低要加火增溫。掌握溫度無法使用溫度計,全憑經驗看爐色;包劑子,"6斤水面在下,4斤油面在上,在面案上撰成擬紙薄片卷起捏成162個劑子,大小要勻,再撰成園皮,從香油中撈出肉餡包后拍扁。裝餡要適量,掐口處不能漏油,否則就貼不住爐壁。包好拍扁后的燒餅要在不貼爐一面蘸滿炒好的芝麻,以備上爐;上燒餅,即烤功。燒餅做好,用手背一個個送卜爐壁,每爐要上80余個。個個挨緊貼勻。此時爐壁溫度非常關鍵,溫度低,燒餅貼不住掉在炭火里就成廢品。溫度調節要靠爐門鐵簾,溫度高了打開簾,溫度低了關閉簾,每爐要烤兩個多小時。
樂亭的缸爐燒餅,深受當地群眾和外地游人及美食家的稱贊,它歷史悠久,成為樂亭縣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小食品之一。
8 、唐山十大小吃之義盛永熏雞介紹
義盛永熏雞是河北唐山市的傳統名食,已有悠久歷史。在唐山有“熏雞大王”之譽。
制作方法:
1.選料:選用只重在500克以上的健康無病活雞為主料,仔雞要500克以上,大雞要求肥壯。
2.宰剖:將活雞宰殺,放凈血,入熱水內浸燙,煺凈羽毛,開膛取出內臟,洗凈雞身內外,瀝干水備用。
3.鹵煮:將白條雞經過整型,按大小依次擺于鍋內,加上陳年煮雞老湯,對上適量清水,以使湯汁浸沒雞身。然后加上花椒、大料、桂皮、白芷、茴香(裝紗布袋內)及蔥、姜、蒜、食鹽等調料,用量多少視季節和老湯多少而靈活掌握。用大火將鍋燒沸,再改中火煮一段時間,然后用小火燜煮至熟爛即可出鍋。
4.熏制:將熏鍋燒熱,投入白糖,將煮好的雞放鐵箅子上入熏鍋熏制,至雞色紅潤即可。出鍋后涂上香油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色澤美觀,味道濃香,鮮美可口。-
9、 唐山十大小吃之紅燒裙邊介紹
紅燒裙邊是唐山一道具有代表性的菜肴。其特點是軟滑味,湯濃味鮮,裙邊嫩糯。制作時將新鮮黿裙邊改刀切成長方塊,用開水氽透,撈出;火腿切成長方塊,油菜心開水氽透。鍋內加入雞湯和裙邊,火腿片放在上面,再下入蔥、姜等調料,先用大火燒開,然后用小火煨。待裙邊爛后,挑出蔥、姜,兌好口味,用水淀粉勾薄芡,澆上雞油,盛入盤內。最后鍋內加入雞湯,上火燒開,加入鹽、芝麻油、胡椒面,放入菜心,把菜心燒酥后,撈出,圍在裙邊的周圍,撒上芝麻,即可。
10 、唐山十大小吃之海參扒肘子介紹
海參扒肘子是唐山一道代表性菜肴,其特點是香醇濃厚,質感糯軟,造型美觀。先將海參抹刀改成片,加調味料燙透撈出,控干水分;豬肘醬熟去骨,改刀裝碗,加調料、蔥、姜上屜蒸30分鐘,取出扣入盤中。菜膽改刀,焯水,加調味料炒勻,圍擺盤邊。最后勺加油燒熱,用蔥烹鍋,下入海參,加湯、調味料中火燒至入味,勾芡,淋入明油,燒在肘子上即可。
以上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