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豬龍是古代的一種配飾,是一種社會地位、等級、權力的象征,它屬于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遺產,玉豬龍形象奇特,有人會認為是一只團卷著的龍。
玉豬龍屬于新石器時代的什么文化遺產

玉豬龍屬于新時代時代的紅山文化,紅山等地發現的玉器又被稱為玉獸玦,被認為是龍最早的雛形,但是由于特殊的外形,外界爭議也很大,最后定義出玉豬龍是早期動物的胚胎,而非一種特定的動物,出土的時候發現在其背部有兩個圓孔,而且位于死者胸部,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玉豬龍被當成配飾的可能性很大。紅山文化時期文物,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采集。現收藏遼寧省博物館。
玉豬龍的造型為豬首龍身,主要有玦形玉豬龍和C形玉豬龍兩種。遼寧省博物館藏玉豬龍即為玦形玉豬龍,高15.7厘米、寬10.4厘米、厚4.3厘米,為目前已知紅山文化玦形玉豬龍中形體最大、形制最為規整的一件。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這件是已知紅山文化玉豬龍中形體較大,形制最規整的一件。白色蛇紋葉巖,肥首大耳,圓睛、吻部前突,口微張,獠牙外露,體蜷曲如環,扁圓厚重,背部有一穿孔。玉豬龍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對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會地位、等級、權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規格制成的原始“禮器”。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于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后遺址進行了發掘,1954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遼西北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及朝陽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現了近千處遺址。并對松嶺山脈及努魯爾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東山嘴、建平牛河梁遺址群開展了大規模的發掘,使紅山文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4年赤峰市與朝陽市共同簽署了《紅山文化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備忘錄》宣布將聯合對紅山文化進行申遺。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紅山文化中的玉豬龍具有一種獨特的美,在紅山文化中出土了一文物,其中一件最為特殊,整體像蜷縮的龍,但是頭部被設計成豬的形狀,也被稱為玉豬龍,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經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在積石冢周圍出現了一些圓形的祭壇,這些祭壇由石塊堆砌而成,并且被分為三圈環繞在一起,這也證明了中華幾千年文化連綿不斷一個很重要的依據。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在五千多年前的西遼河流域已經掌握了農業種植技術的紅山人開始大力發展農業經濟,人口不斷增加,有了豐富的事物,使一部分人能夠脫離農業生產,走向專業化生產的道路,這樣就促進了手工業的分工,也加快了文化進程的發展。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9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