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學過《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吧,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因逢重陽佳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東是我們現代的山東嗎?當然不是這里的山東指的是華山的東面。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山東是什么意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東”是指現在華山的東面。山東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關中的秦人,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到了唐代和北宋,一般又以太行山作為山東、山西的分界線,把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稱作山東。
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省會西安以東120千米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中華之“華”源于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華山君神。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王維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
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并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9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