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土家文化遺留中心千年古堡“魚木寨”,景區內城堡寨墻、古棧道保存完好,數十座古墓石雕精湛,隘關險道驚心動魄,村民生產生活用具古樸傳統,民族風俗別有風味,素有“世外桃源”之美譽。
魚木寨是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土家山寨,景區面積20平方公里,是一個自然村落。魚木寨主要景點有寨門、寨樓、射擊孔、三陽關、手扒巖、亮梯子、雙壽居、向梓墓、六吉堂、字庫塔等。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入列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魚木寨位于利川西部,地處318國道線利川至萬縣途中,寨樓空兀于萬山之中,兩邊一色懸崖,中間只有一狹窄寨門與外界相通。寨內還保存有清代碑墓10座,碑高一般都在5米以上,墓石大都石雕工藝精湛,技藝高超。
相傳古代馬、譚兩大土司交戰,魚木寨的險要地勢令譚土司久攻不下,數月后,守寨的馬土司扔下活魚無數,落于前來攻寨的譚土司帳前,譚土司嘆道:“吾克此寨,如緣木求魚也”,從此便有了魚木寨這個名字。
寨中的“三陽關”卡門、“亮梯子”石棧道鑿于絕壁之上,十分險要,“古城墻”、“六吉堂”等遺跡則古樸典雅,環繞山寨的“雞頭溝瀑布”高達百余米,氣勢磅礴。
寨內有古墓群、古碑林、古棧道、古寨門、古習俗等文化特征。寨上石碑數以百計,古墓有碑、路口有碑、峰頂有碑、叢林有碑。碑有塔式、牌坊式、牌樓多層式、圈頂式、平臥式等多種造型。
石雕精湛,品種繁多,人物、花卉、圖案皆有,人物雕刻皆取材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實為稀有藝術珍品。有10座清代碑墓,碑高5米以上。
最大的是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成永高夫妻墓,三門二進,占地100平方米。墓前碑高5.2米,寬5.3米,刻有花鳥人物90余幅。
碑林中的“雙壽居”集馬派雕刻藝術之大成,幾百名工匠雕鑿了三年,雕出了6出戲劇故事中的500多個人物造像。所有石雕都是在整塊石料上雕鑿的,留下了近代書法名家各種字體的手跡和藝術珍品。
“懸崖脊上建寨樓,一夫把關鬼神愁!”關卡雄奇,道路艱險逼仄是魚木寨的又一顯著特點。
魚木寨頂面平坦略呈橢圓,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從大興場南來古路進寨后,東西分開,依崖沿繞寨頂一周,東線至新灣上分出岔路一條、經青崗片、亮梯子至寨東麓釣魚灘。
與古謀道溪至萬州城大路相交,北上船頭寨;東西二線在寨頂碑屋灣交會后,經魚翔嘴、九道拐、樟鳳坪至寨西北麓馬龍關與古謀道溪至萬州大路相交,南上大巖寨。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兩條下寨道路全以條石修就,石級陡窄,特別是亮梯子及三陽關手扒巖二段,堪稱天險。
亮梯子始建于明,修建于寨東二迭絕壁之上,共28級,每級用長約1.5米,寬約40厘米的石板,一頭插入巖壁,一頭懸空建成,每兩級間互相亮開,故名。人行梯上,頭頂是緲緲藍天,腳下是萬丈深谷,既驚,又險,又奇!
手扒巖筆直挖鑿于寨西北太平巖上,共32步,每步寬約50厘米,穴深不足20厘米,形如新月,為建路前古人上寨要徑。巖陡苔滑,斗膽攀登,魂系藍天,更增添了魚木寨風光的靈氣。
目前,魚木寨中居住著五百多人,均是土家族。寨內有100余戶居民,大都是土家族,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飲食、婚喪、建筑習俗。男女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姑娘愛繡“花襪底”,做“布涼鞋”;男子善飲苞谷酒。具有土家風味的“甜酒糯米湯圓”、“陰米子”、“土臘肉”、“合渣”至今仍為人們的主要飲食。
1、利川魚木寨景區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傳統村;
2、利川魚木寨門票:20元;
3、利川魚木寨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4、利川魚木寨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謀道鎮魚木村。
5、利川魚木寨怎么去?
乘車線路:從利川汽車站乘車3小時就可到達,或者先從利川市坐班車到謀道鎮,再從謀道包車前往,也可以乘坐班車前往,謀道站內有3趟車到達魚木寨,發車時間為10:30,13:30,15:30。
自駕線路:自駕可走318國道到達。
4、利川魚木寨美食:地方風味“醪糟糯米丸”、“陰米子”、“土臘肉”等較為有名。
5、利川魚木寨住宿:寨中沒有旅館,但可以住宿于土家族山民家中。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2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