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洞市老街是一條長達三華里的青石板街,這里曾是“前鄉”到“后鄉”,安化到新化的必經要道。陶澍陵園為清代兩江總督陶澍的長眠之地,建于1840年,總占地面積7560平方米。
益陽市安化縣洞市鄉政府所在地洞市村,有一條長達一華里的青石板街。在“柘湘”公路未通前,這里 曾是“前鄉”到“后鄉”,新化到安化的必經要道。洞市老街是安化茶馬古道風景區的重要景點。
麻溪是資水的一條支流,發源于大熊山北麓,全長40公里。千百年來,古老的麻溪靜靜地流淌著,孕育了兩岸厚重的人文歷史。洞市古鎮,就坐落在蜿蜒曲折的麻溪河邊,位于安化縣東南部,距益陽城區約120公里。
據傳,從明清至解放后一段時間的數百年里,這里商賈云集,店鋪如林,作坊遍布。運輸商品的“竹排”首尾相接長達里許(有兩百多條),“德盛隆”,“瑞福祥”商號的稠木柜臺油光發亮,高不見里,充滿大家霸氣。賀家祠堂莊嚴肅穆,氣派非凡。
讀出他們對于老街衰微的無賴。而那制作土紙的技術和作坊依舊在老街沿襲保存下來,并且生意越來越好,產品暢銷全國。看那造紙的師傅億萬次重復不止的機械動作,聽著他們在紙漿池里拔出的嘩嘩水聲,你會感到你與現代文明越來越遠。而心里卻少了幾分浮躁,多了幾分踏實與單純。啊,久違的梅山古鎮 洞市老街。
洞市曾經是通往邵陽(原寶慶)、新化、溆浦的茶馬古道上的重鎮,據說,在以前的湖南地圖上可以沒有“安化”、“東坪”的標記,但一定會有“洞市”的地名。興盛時期的洞市曾經商賈云集,綿延幾里的青石板街巷商號林立,麻溪河的竹排蜿蜒數里。
當你漫步于洞市老街,踏著鏗鏗作響的青石板路,你便如同聆聽到了歷史的回音,滋生出尋幽訪古的高雅意境。透過齊人高的柜臺望著屋內的老少男女。你會從他們的目光里隱約解讀出當年老板和伙計的影音。
歲月讓洞市古鎮改變了模樣,當年的鼎沸人聲雖早已沉寂,但徜徉在殘存的老街古巷中,仍能感受她那濃濃的古韻。黑里透黃的木板屋,被歲月打磨得坑坑洼洼的青石板街面,街口矗立的建于清同治年間的賀家祠堂……
這一切,都會撩起人們對蹉跎歲月的喟嘆唏噓。在老街深處,一家老字號商鋪招牌——“德勝隆糧油□□”的字跡依稀可辨。今天商鋪已改作居家,但里面1米多高的大木柜臺、靠墻放著的木制“秤桿架”仍裝有大秤,隱約透露出往日的興盛。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在洞市老街另一頭的新集鎮上,還有十幾家世代相傳、純手工的“皮紙”造紙作坊。這可以算作當年的商業“余韻”吧。從洞市溯麻溪南行,地勢漸行漸高,兩岸青山連綿起伏,一直融進遠處的云天里,宛如一幅濃淡相宜的潑墨山水畫。那些橫臥在溪流上的風雨橋,多少年來默默地為過往行人遮風擋雨,守望著重返鄉關的游子。
永錫橋是安化縣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結構風雨廊橋,為清光緒年間“九鄉”百姓捐資興建。橋長80余米,頂部覆黑瓦,重檐翹角,雕梁畫棟,寫意著蒼古遺風。橋西有個與主橋相連的四合院,為守橋人專住,并行清掃和茶水之職。守橋人的選擇非常嚴格,須橋會頭人與巫師卜卦搖簽方可確定。
在洞市附近的人文景觀,還有深山寶剎鐘靈寺、清代民居陳五芝花屋和經常成為影視拍攝地的賀氏宗祠。
1、安化洞市古鎮門票價格:免費;
2、安化洞市古鎮開放時間:全天;
3、安化洞市古鎮景區地址:益陽市安化縣洞市鄉洞市村。
4、安化洞市古鎮怎么去?
到安化,只有汽車、輪船,沒有火車路線,外地的游客可以先到益陽,在從益陽汽車南站搭車到安化縣的縣城東坪鎮,車費32元.
長沙到安化縣江南鎮(汽車西站,第一班車在早晨7點40開出,以后每隔一個小時一趟,至下午兩點左右收班。車程4個半小時,票價,80元,含保險)
江南到洞市(安化車站旁就有私人營運車,車程2個半小時,45公里,票價,7元,末班車下午4點左右。安化縣城同時又叫做東坪)
5、安化洞市古鎮最佳旅游時間:
出行益陽,秋冬季較好,與七月的降雨期錯開,既能清爽出游,又逍遙自在,不必擔心大雨耽誤出游計劃。
6、洞市古鎮老街美食:
臘野豬肉、安化大塊臘肉、安化山珍、野生午菇、美味紅薯片。安化松針、云云貴春芽和近年新崛起的安化銀毫等名優茶,都保持了不衰的魅力。
7、洞市古鎮老街住宿:
江南鎮有安江賓館,就在江南鎮鄉政府隔壁,衛生還可以,帶空調獨衛,60-70元/間,安化縣城賓館較多,不過星級不高。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2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