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古鎮被譽為“江南第一古鎮”,是吳文化的發祥地,素有"勾吳古都·梅里新城"之稱,位于無錫市東南方,距無錫市中心12公里,梅村古名梅里,乃商末周太王長子泰伯因讓王位從陜西岐山奔吳至此建勾吳國時的都城,江南第一人工運河——伯瀆河貫穿全鎮。
梅村又稱梅里、蠻村,除了泰伯廟、至德宗祠等古跡外,現建有新梅廣場、古鎮牌樓、梅林、鐘鼓亭、照壁和銅鼎等景觀。更有一座梅村二胡文化園,向人們展示二胡歷史文化、生產工藝等吳地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鎮內全是統一風格的仿古建筑,小橋流水,古香古色。
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周太王非常喜歡季歷的兒子姬昌,想將來讓姬昌繼承王位。泰伯為了成全父親的這個愿望,就三讓王位帶著弟弟仲雍,從中原到了現無錫市郊的梅村(也稱梅里),開發了廣大的江南地區,建立了吳國,因此梅村也被譽為江南第一古鎮。以后姬昌繼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國從此進入了長達八百年的周朝。
時至今日,梅村雖然保留下來的古跡不多,也沒有江南古鎮的名聲赫赫,但可以說沒有泰伯,就沒有梅村古鎮,沒有梅村古鎮便沒有江南漁米之鄉和吳越文化。
梅村古稱“蠻村”,因泰伯性喜梅花,曾帶領群眾廣植梅樹,陶怡心情,為了紀念泰伯開發“蠻村”的功績,于是改為梅村。并將鎮上伯瀆河向南的一條支流稱為“梅花港”,港上的橋叫作“梅花橋”,梅花港邊的一條街道也叫“梅花街”。
梅村泰伯廟195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省人民政府撥款整修。再整修好的泰伯廟仍保持明清兩代建筑風格,四周黃石圍墻。廟前有照池,池上架單孔拱形石橋,名“香花”,為明代原物,制作古樸。橋北立有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上鐫“至德名邦”四字。
梅村古鎮景區門票:免費;
梅村古鎮開放時間:全天;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梅村古鎮景區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梅村鎮社區。
梅村古鎮景區怎么去?
A.乘車路線:69路, 129路, 727路, 753路, 758路, 768路, 777路到梅村鎮政府下車。
B.自駕路線:無錫市區走金城東路高架在水面橋朝機場快速路/高浪路高架/S342方向轉入高浪路高架,在協豐橋從泰伯大道出口離開。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2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