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zhèn)內(nèi)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橋古風猶存,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名鎮(zhèn)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風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顯現(xiàn)出江南水鄉(xiāng)之特色。
當推滬上第一石拱放生橋,也是江南地區(qū)最大的五孔大石橋,氣勢磅礴。站在橋頂,看七月廿七搖快船,是再好莫屬,而其他三十幾座古石橋之壯美也并不遜于周莊,論構筑和工藝,朱家角中和橋和西柵橋較周莊雙橋更堅,而那些特色橋更是周莊無法比擬的。三步之遙的“高低橋”,“微縮景觀”的課植橋,“咭咯”作響的戚家橋,“紀念國恥”的永豐橋……。
朱家角放生橋
放生橋橫跨于鎮(zhèn)東首漕港河上。5孔石拱,全長70.8米,寬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區(qū)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稱為”滬上第一橋”。
▲圖:放生橋
▲圖:永豐橋
朱家角惠民橋(廊橋)
惠民橋是朱家角唯一一座木構橋,又稱廊橋,座落在名街——北大街橋梓彎處,橫跨市河之上,東堍是商業(yè)中心北大街,西堍漕河街(亦稱廟前街)。這是古鎮(zhèn)唯一的木結構小橋,也是最獨特的木橋,因橋面建有木板柵,上蓋磚瓦、翹角,故也稱廊橋。
▲圖:廊橋(惠民橋)
朱家角泰安橋(何家橋)
泰安橋俗稱何家橋,始建于明代萬歷十二年(1584年),為單孔拱形石橋,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剎圓津禪院門前。高且陡,是全鎮(zhèn)最陡的一座石拱橋,橋堍豎立旗竿石兩塊,系懸路燈所用,是往來船只的航標,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云石”浮雕,古樸淳厚。
▲圖:泰安橋
▲圖:城隍廟橋
朱家角平安橋(戚家橋)
平安橋俗名戚家橋,位于大新街口,建于明代,系磚、石、木混合結構,舊時這里稱平安里,故名平安橋。橋身及橋基為花崗石條,兩旁扶手用青磚砌就,中間扶手欄桿是二根原木,不加任何修飾,自然樸素。
▲圖:戚家橋
▲圖:中觀音橋
▲圖:東井亭橋
朱家角西柵橋
西柵橋又稱福星橋建于清雍正二年(1774年),在鎮(zhèn)的西市梢,古時水鄉(xiāng)市梢大多沒有木柵,為安全每到晚上關閉柵門,禁止外來船只通行,所以這里為湖楷港西柵口,故稱西柵橋,亦稱西石橋。
▲圖:西柵橋
朱家角永安橋
井亭港三橋(永安橋、中龍橋、涌泉橋)位于漕港河北,同跨井亭港,連接東、西井街,呈東西向。因井亭港地區(qū)時屬昆山,故《珠里小志》、青浦縣志等地方志未見記載。南橋“永安橋”是龍首,中橋“中龍橋”是龍腹,北橋“涌泉橋”是龍尾,富有神話色彩。此三橋形制為清代以后建筑,一色花崗巖,重力式橋臺,橋面架石梁,板式橋欄,四角有抱鼓,兩堍鋪石級,橋梁簡單實用,便捷兩岸交通,是往課植園必經(jīng)之路。
▲圖:永安橋
朱家角永豐橋(詠風橋)
永豐橋又名詠風橋,橫跨江面,連接東、西湖街,建于明代天啟七年(1627年)建橋時,當?shù)鼐用裰竿肋h豐衣足食,故起名永豐橋。永豐橋橋基用磚砌成,橋面用石條鋪成磚石結構的石板橋,橋看來平常,且陳舊不堪,但它卻是朱家角古鎮(zhèn)歷史的見證人。
▲圖:詠風橋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圖:涌泉橋
▲圖:中龍橋
1、朱家角景區(qū)等級:AAAA級;
2、朱家角門票價格:免費;
民俗風情游30元(含人文藝術館、大清郵局、課植園、童天和藥號,不含船票)
新水鄉(xiāng)訪古游60元(含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圓津禪院、上海手工藝展示館、城隍廟、大清郵局、童天和藥號、人文藝術館、課植園,不含船票)
【網(wǎng)上預訂可享受優(yōu)惠價】
3、朱家角開放時間:全天,景點08:30~16:30;
4、朱家角景區(qū)電話:021-59240077;
5、朱家角景區(qū)地址:上海市青浦區(qū)朱家角鎮(zhèn);
6、朱家角怎么去?
A.乘車路線:
①地鐵17號線:虹橋火車站上車,朱家角站下
②滬朱高速快線(人民廣場):普安路延安東路上車,朱家角下車
③滬朱專線公交車:路線從申昆路樞紐站(高虹路申昆路)出發(fā),到達朱家角汽車站
B.自駕路線:
①高速:延安路高架裝G50至朱家角出口下
②國道:沿318國道,至朱家角珠溪路轉(zhuǎn)課植園路即達。
③停車場:位于鎮(zhèn)北面景區(qū)入口處,可同時容納小汽車300多輛,大巴士35輛。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3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