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古鎮上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雕刻精致的一座座石拱橋,傍水而筑的民居,高壘的石駁岸,沿河人家的一座座馬鞍形的水橋,這與周莊、朱家角等地的小鎮非常相似。
新場古鎮,國家3A級景區,位于滬南公路南匯段的中間,是南匯區的中心地帶。距上海市中心36公里,離南匯城區12公里。 新場地區原為下沙鹽場的南場,是當時鹽民用海水曬鹽的場所。后來海灘慢慢長出去了,這個鹽場也逐漸成了鹽民居住和交換商品的地方。在新場成鎮之時,正值下沙鹽場鼎盛時期,鹽產量和鹽灶之多,勝過浙西諸鹽場。
新場建鎮約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至今有800余年的歷史,得名源于下沙鹽場之南遷形成新的鹽場,故名“新場”,元代初年,即有兩浙鹽運司署松江分司遷衙于此,是一座因鹽而成、因鹽而興的江南古鎮。
新場古鎮隨著鹽業的不斷發展,商人鹽販紛紛聚集到這里,于是新場人口急劇增加。當時鎮區歌樓酒肆,商賈云集,其繁華程度曾一度超過上??h城,有“新場古鎮賽蘇州”之譽,是當時浦東平原上的第一大鎮。后來因鹽場變遷以及戰亂等變化,曾幾經興衰,但新場鎮仍是一個很有文化氣息的江南水鄉古鎮。
●古鎮體驗館,位于新場大街381號。
這座老宅子坐南朝北,前臨洪橋港,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是一座仿江南樓閣。內設四大展廳:印象新場、時空隧道、邂逅新場、未來新場,向游客展示新場的歷史沿革、業態分布、發展構想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新場歷史文化陳列館,位于新場大街367號。
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坐西朝東、三進兩天井。館內有4個展區,滄海桑田、煮海熬波、人文薈萃、生態古鎮,展區詳細地介紹了新場的地理位置、鹽文化、人文歷史、建筑文化等,是新場歷史發展和城鎮演變的一個縮影。
●崇修堂,位于新場大街350號。
建筑面積700平方米,坐東朝西,前后四進。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原為康碧梅私宅,2012修繕后現為崇修堂。現在的崇修堂主要分兩部分,前兩進是江南古生活宅院布局展示,重現清末民國初的新場鎮民居文化;后兩進為老上海風情館。
●中國鑼鼓書藝術館”,位于新場大街145號。
鑼鼓書是流傳浦東民間的一種說唱曲藝,起源于漢末晉初,祖師許旌陽。鑼鼓書由多種說唱文藝的形式,以繪聲繪色的語言、昂揚頓挫的聲腔曲調、活靈活現的動作、鏗鏘有力的鑼鼓說唱表演,在民間廣為流傳。2004年5月,國家文化部將鑼鼓書藝術列為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浦東派琵琶館,位于新場大街112號。
古語有云“千年琵琶百年琴”。琵琶是中國民樂國粹。全國來說琵琶藝術分兩個流派,北派稱“燕京正聲”,南派“武林逸韻”。南派以浦東派琵琶最具代表?,F“浦東派琵琶”已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保護地就在新場。
1、新場古鎮景區等級:AAAA級;
2、新場古鎮門票:18元;
3、新場古鎮開放:全天;
4、新場古鎮電話:021-58170650;
5、新場古鎮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新場鎮海泉街128號;
6、新場古鎮怎么去?
A.乘車路線:
乘坐地鐵16號線、滬南線、塘南線、龍大線、塘邵線、蘆杜專線、龍平蘆線可到達。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B.自駕線路:
自駕車可根據如下自駕路線圖,查詢"新場鎮"導航前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3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