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口古鎮,古為水陸“通商巨鎮”,其繁華源于嘉陵江畔的沿口碼頭,那時,商賈云集,灑肆飄香,歌舞升平,好不熱鬧,如今的古鎮,褪盡往昔的榮華,與新鎮之都市風情遙相呼應,于靜雅中透出小家碧玉的綽約。
沿口古鎮在哪里
沿口古鎮位于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那一條條石板街道,那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那數千間木結構、青瓦屋面的傳統民居形成的規模宏大古建筑群,也給享受慣了都市風情的人們以莫大的懷古幽情。
沿口古鎮上至王爺廟,下抵紅廟子,長達千余米,江面之寬,河床之深;水勢之平緩,構成天然良港,每日在此停泊的商船不下百只。凡秦隴藥材、湘鄂棉紗、內江白糖、本地雜糧等莫不囤積于此,等侯上運至南充、閬中、廣元,下賣到合川、重慶。
沿口古鎮好玩嗎云游網
沿口古鎮就坐落在嘉陵江邊,古鎮建筑以地形取勢,依山而建,房屋多為一樓一底的木結構房屋,高低銜接,曲折有致。街面石板鋪地,狹窄幽深。古鎮中間有一條小溪,臨溪多為吊腳樓。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進入古鎮,只見排排青瓦房鱗次櫛比地分布在一個凹陷的山谷中,茂密的竹子和樹齡上百年的古樹,掩映著穿斗木結構的古建筑,有的建筑已經出現了斷壁殘垣般的破舊。
小溪將古鎮分成兩半,另一半最典型的街道是半邊街,半邊街直通江邊的一端就是古時候的碼頭,碼頭上面有幾十步石梯。此街沿溪邊建造,臨溪一邊有一排獨具特色的吊腳樓,青瓦飛檐,粉壁紅梁,頗有氣勢。
到沿口古鎮,半邊街是不能不看的。它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南北走向,街寬約3米、長約500米,因房屋多建造于溪流之東而名。
半邊街街道,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時代的石砌街面特色。街區建筑成梯式二進風格,臨街多為廊檐式樓房,樓下為店鋪,樓上住人或存貨。這里的老戲院、釀酒作坊等建筑古色古香。
沿口古鎮解放街是古鎮最繁華的一條街,各種店鋪接二連三,不同地攤叫賣連天。這條街上沒有一點現代建筑,全是明清風格的穿斗木結構房子。
沿口古鎮上有勝利街,街兩邊系木屋建筑;民主街上保留有吊腳樓; 半邊街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為回民的集居地,有保存完好的馬家清真寺、黃家清真寺。馬家清真寺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沿口古鎮至今仍在開展宗教活動的馬家清真寺。該寺系回民馬氏家族始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續建干清道光八年(1828),總面積410平方米,距今2oo多年歷史。山門為木構牌樓式建筑,因地理條件所限,不能通行。
禮拜堂和左右殿堂是清真寺重要場所,為伊斯蘭教穆斯林進行札拜、凈身等宗教活動的地方,均系木構穿逗建筑,小青瓦面,單檐懸山式屋頂,其裝飾極具伊斯蘭教特色,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沿口古鎮許多街房已人去樓空,間或遇上一兩個老人手拿一張報紙,倚門坐在小木凳上,一個茶杯放在腳下整潔的街石上,其幽閑的神態,讓人羨慕。有時也會遇上一個小姑娘,站在二樓的木廊上,對鏡梳理秀發,讓人留戀。
沿著街梯石板走向北面山頂,回首四望,嘉陵江圍成的永壽寺半島前端正對著鑲嵌在山谷之中的古鎮, 口小肚大的古鎮形狀,起著冬避嚴寒、夏迎涼風的作用;綠樹、綠竹掩映下的座座木樓房屋檐驟合,恰似一琵琶仙子,令人回味無窮。
與沿口古鎮相鄰的千年古寺永壽寺、巍然聳立的定遠古塔、宋代的千佛巖石像、漢代的山水巖墓群,更增古鎮的神秘色彩。
沿口古鎮門票:免費;
沿口古鎮開放時間:全天;
沿口古鎮地址: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
沿口古鎮怎么去?
自駕到沿口古鎮從重慶主城經人和大道上渝宜高速,在武勝下道后上304省道進入武勝主城區,在武勝重百與武勝縣醫院之間三岔路口的那條下河路直接向下開,最后右轉就到古鎮江邊的停車場。也可到武勝的嘉陵江大橋旁的濱江路向上游走,走到盡頭就看見了。
自行前往的可從重慶坐火車到廣安,下火車后直接去火車站對面的汽車站坐到武勝的公共汽車,大約1個小時到武勝,然后在汽車站可以坐出租車也可以坐三輪車去古鎮,就兩三塊錢就到了,或者步行也可以。
沿口古鎮美食有哪些?
沿口古鎮風味食品、土特產品頗多。麻辣牛肉、“三巴湯” “渣渣魚”、“大河魚” "豬肝面“ ‘豆花飯" 別具一格,久負盛名,是該縣禮待貴賓的佳肴;沿口菜刀和太極寶劍造型獨特,遠銷東南亞。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3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