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漁村,位于寧波象山縣石浦鎮東門島上,東門漁村山海兼備,風光旖旎,海防歷史悠久,是一個純漁業的海島,這里的人靠海為生,以漁為業,別具一格的漁文化沿襲至今。
東門漁村山海兼備,風光旖旎,海防歷史悠久,島上古跡、古貌、人文景觀眾多,海洋文化歷史遺存豐富,漁家風情濃厚,是一個“活態”的漁文化博物館。
石浦鎮東門漁村位于“海山仙子國、東方不老島”“浙江漁業第一村”之稱的浙江中部沿海、全國四大漁港之一石浦港畔,是首批中國傳統村落、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歷史文化特色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浙江省農家樂示范村、寧波市全面小康村等。
東門漁村山海兼備,風光旖旎,海防歷史悠久,島上古跡、古貌、人文景觀眾多,海洋文化歷史遺存豐富,漁家風情濃厚,是一個“活炭”的漁文化博物館,以“漁家樂”為主題的絕佳旅游目的地。
東門島是石浦鎮上的一顆閃耀的珍珠。東門島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漁業經濟十分發達外,還是個歷史文化積淀較深、歷史遺存豐富的地方:
(圖:石浦東門漁村海島風光)
島上有著很多古跡、遺物,如建于明初的老道頭官基山麓媽祖廟,還有古老的城隍廟、王將軍廟、東門廟,有宋、元、明三朝所筑衛寨城墻和烽火臺,有民國初建的門頭山燈塔,有近年修復的清代古炮臺、蔡元培雕像和題詞碑,還有高十余米的海上女神媽祖、電影《漁光曲》拍攝景地等人文景觀。
因此,全國各地不少游客到了石浦,必定要到東門島尋古探幽。
(圖:石浦東門漁村海島風光)
東門漁村,這個面積僅2.8平方公里的地方,有廟庵14座。如果按實際居住情況來看,幾百米就有一個廟。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漁民們相信媽祖,崇拜關公,敬畏龍王,“三月三踏沙灘”、“媽祖賽會”、“六月六迎神賽會”、“七月半放海燈”……都是流傳于東門漁村一帶的漁俗文化活動。
說到東門就必須說這里的漁文化,而漁文化又不能不說到媽祖。和大多數漁民一樣,東門漁村的漁民信奉媽祖娘娘,島上除了天妃宮還有高10余米的媽祖雕像。
來到東門漁村,又一個應該要去的地方,就是“中國漁文化藝術村”。
這里是中國漁文化研究基地、中國多民族作家象山創作基地和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東門中國漁文化藝術村寫生基地。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魚標本、以漁家為主題的書畫展、還有《出水如黃金》的魚拓。
(圖:石浦東門漁村海島風光)
東門漁村是一個純漁業的海島,這里的人靠海為生,以漁為業,別具一格的漁文化沿襲至今。
東門漁民,世代耕海牧魚。漁民們相信媽祖,崇拜關公,敬畏龍王,“三月三踏沙灘”、“媽祖賽會”、“六月六迎神賽會”、“七月半放海燈”……
都是流傳于東門漁村一帶的漁俗文化活動。舞魚燈的習俗,是當地頗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給漁村人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對漁民來說,風調雨順,魚蟹滿艙,就是好年景,就是喜慶年歲。
魚與“年年有余”、“富足有余”的“余”字諧音,故“魚”便在人民心目中成了幸福、美滿、吉祥的象征。
舞魚燈活動托物寓意,寄托著廣大漁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現了漁業豐收喜慶的心理。
漁村各家都要做“羹飯”,購來好菜,添上美酒,祭祀祖先,要發麥糕,還要做麥餅筒。麥餅筒以麥粉糊烙成一張張圓圓薄餅,不可烙焦,要有極好的韌性。
然后將餐桌上豐盛的菜肴,如肉絲、魚片、豆芽、米面、菜干等,夾放在薄餅中,像蠟燭包那樣裹起來。葷素皆有,味道極好。
1、石浦東門漁村門票:免費;
2、石浦東門漁村開放時間:全天;
3、石浦東門漁村怎么去?
過世界上最短的跨海大橋象山銅瓦門大橋,便到了東門漁村。
駕車經漁港東路→東門島公路→銅瓦門大橋→上島。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78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