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肅祠”,位于合肥市環(huán)城南路東段的一個土墩上,是包河公園的主體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廬州知府宋鑒在此修建包公書院,故名為包公祠。這個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號。
在開封、合肥、江西高安華林、肇慶等地均建有包公祠,均是為紀念中國歷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包拯在北宋時期曾任開封府尹,一生為官清廉,不畏權(quán)貴,執(zhí)法如山,其功德為后人世代傳頌。
祠為白墻青瓦構(gòu)筑的封閉式三合院組成。主建筑是包公亭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嚴不阿,表現(xiàn)了“鐵面無私”的黑臉包公的凜然正氣。亭堂西面配以曲榭長廊;東面有一六角龍井亭聳立,內(nèi)有古井,號“廉泉”。亭欄畫棟頂端雕有浮龍,晴天白日,龍影映人井底,隨著井水晃動,如龍飛舞,俗稱“龍井”。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合肥包公祠占地1公頃,由大殿,二殿,東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組成。風格古樸,莊嚴肅穆。祠內(nèi)陳展有包公銅像,龍,虎,狗銅鍘,包公斷案蠟像,<<開封府題名記碑>>,包公正史演義等文物史料。包公祠有正殿、回瀾軒、清心亭、直道坊、東軒等建筑。祠兩側(cè)外廊門拱上刻有“廉頑”、“立懦”四個醒目大字,在“包孝肅公詞”大直匾下黑漆大門上,書有紅底金字的對聯(lián)“忠賢將相”、“道德傳家”。
包公祠的正堂,供奉著用檀香木雕刻的包公彩繪像。包公白面、長髯、儒雅、端莊。他坐在神壇上,左立捧印文官,右立持劍武吏,案幾上放著令箭、朱筆、虎頭簽、驚堂木等,仿佛升堂在即。
令人頗感興趣的是這個包公并非黑臉,而是一個白面儒生,額頭也沒有日月陰陽眼,或許這才是“包拯”真實的尊容。擺在大堂一側(cè)的三把銅鍘: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寒氣逼人,那里終日圍滿了參觀的游人。這三把鍘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正義之劍!它與包大人須臾不離,仿佛再現(xiàn)了包公在開封府升堂辦案的正氣與威嚴。好一派“色正芒寒”、“節(jié)亮風清”的“廬陽正氣”!
景區(qū)等級:AAAA級;
門票價格:包公園聯(lián)票(包公祠、包公墓園、清風閣、浮莊)50元、包公祠20元、包公墓園(含清風閣)35元、浮莊5元;
開放時間:夏令8:00-18:00(16:30停止入場);冬令8:00-17:30(16:00停止入場)。;
景區(qū)電話:0378-3931595;
景區(qū)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蕪湖路72號。
合肥包公祠怎么去?
A.乘車路線:
乘坐地鐵1號線至包公園站下,或乘坐公交至大鐘樓東站下,步行即可到達。
合肥市區(qū)坐6、11、119、154、226路,到包公園下車。4、6、14、17、19、109、116、117、119、121、129、154、166、快速公交1號線白班和晚班,到大鐘樓下車。106、130、132、137路,到九獅苑下車。
B.自駕路線:
京臺高速,沿徽州大道 → 環(huán)城南路行駛,即可。詳見在線地圖導航探路,為您提供自駕最佳線路提示。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78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