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祠位于亳州市蒙城縣東郊。現存莊子祠是蒙城縣政府在宋代莊子祠舊址上新建的,總占地面積52畝,總建筑面積1086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與萬樹園兩部分組成。
莊子祠景區,為國家AAA級景區,主要建筑有大三門、影壁、山門、逍遙堂、古衡門,濮池、五笑亭、觀臺、觀魚橋、夢蝶樓、南華經閣、東西碑廊、道舍、客舍等。
據史書記載,北宋元豐元年(1078)蒙城縣令秘書丞王競為紀念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蒙城鄉賢莊子,在渦河北岸漆園故址首建莊子祠堂。
主要建筑有"逍遙堂"、"夢蝶樓"、"觀魚臺"等。祠竣工時,王競特請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撰寫了《莊子祠堂記》命二匠刻碑立于祠內。元豐年間,宋宰相王安石觀風問俗,路過蒙城,題《蒙城清燕堂詩》云:
清燕新詩得自蒙,得吟如到此堂中。
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后世風。
庭下早知閑木索,坐間遙想御絲桐。
飄然一往何時得,俯仰塵沙欲作翁。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宋宣和元年(1119)六月,崇尚老莊、尊奉道教的徽宗趙估,追封莊子為"微妙元通真君"。靖康元年(1126)正月,徽宗因金兵犯宋而驚慌讓位于欽宗后帶領蔡京、童貫等隨從到亳州蒙城燒香,拜祭莊周,祈愿道祖老莊"保佑國泰民安"。
明天順年間,黃水泛渦,莊子祠被黃水淹沒,祠成廢墟。東坡碑記及前賢題詠碑刻俱淹沒于泥水之中。
明萬歷七年(1579),學識淵博且慷慨好古的蒙城知縣吳一鸞,自愿捐俸買地于城東郊重建莊子祠。宗伯汪鏜撰《新建莊子祠記》,刻碑立于祠內。重建后的莊子祠規模宏大,頗為壯觀。明代知府劉教吟《漆園懷古》詩云:
嘗懷漆園吏,今日過蒙城。
蝶化非真境,魚游有至情。
歲月風煙老,郊原草樹平。
前賢已塵跡,況是逐浮名。
明崇禎五年(1632年),蒙城知縣李時芳重修逍遙堂,增建"五笑亭",辟池為"濠上觀魚園",并親撰《新修莊子祠記》。
清代至民國中期,增設景點,以壯觀瞻。在通道兩側建碑亭2座,立碑8塊,鐫刻前賢題詠和鄉賢義行詩文;大門兩側分立碑林,一字排列,計30余塊。此后,莊子祠舊址尋得蘇軾《莊子祠記》殘碑、明宗伯汪鏜《新建莊子祠記》碑,今收藏在縣文物管理所內。
1995年6月28日,恢復昔日莊子祠內"逍遙堂"、"夢蝶樓"、"魚池橋"、"觀魚臺"、"五笑亭"道舍等景觀:增辟"濮池"為莊子隱釣濮水新景點,一座仿漢代建筑風格的莊子祠又重新屹立在莊周故里。
地址:安徽省蒙城縣城東關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78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