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千佛寺,坐落在姜堰市顧高鎮千佛村(原克強村三組),占地面積約37畝,始建于隋朝。其坐落地形十分奇特,形似一只雄性鳳凰,頭向東南,尾朝西北,兩翼齊全,南翅側臥,北翅舒展,被稱為鳳凰寶地。寺廟建在鳳凰背上,四面環水,終年香火不斷。
泰興市根思鄉亦有一鳳凰地,為雌性鳳凰,亦建有一廟宇,與千佛寺北門對南門,終因“鳳求凰”而“凰戀鳳”的緣故,香客逐漸減少,日漸蕭條。因而,千佛寺名聲大振,規模空前,盛稱“江北第一寺”。傳說,鳳凰寶地后被三泰地區有名的陰陽先生麻二省所破。麻二省專干壞事,不做好事,他在鳳凰的眼睛上修了兩座壙,障住了靈氣;在鳳凰肝膽處挖了一口深井,降住了魂魄;在鳳凰的脖子處修了一條岔路,扼住了它的咽喉,從此,破了鳳凰地,千佛寺也逐漸衰落。
千佛寺當年建有前中后殿三進,東西廂房若干,有大雄寶殿、觀音閣、八大金剛殿、哈佛殿、張光殿、如來佛祖殿等,大小房屋計99間,因九為至數,只能砌99間,多一間必塌。有受戒僧人30多人,勤雜人員20多人,鼎盛之時,四周諸姓佃戶皆送子女入廟修行,及至弱冠,始出,乃告成人。寺廟油、槽、粉坊一應俱全,自古商賈云集,為貿易之場所,后來形成了二月初八的廟會集市。千佛寺內大小佛像近千座,所有佛像全部是木雕的,用真金裹鑄而成,每座佛像都是金子燒的心,用白銀鑄的膽,只有“金心銀膽”的菩薩才有靈氣。佛像背身均有一個小方洞,就是用來澆心鑄膽的。
千佛寺院內植有一古銀杏,據傳,種植于西漢年代,距今1800多年,樹冠直徑27.4米,樹高25米,樹段直徑3米,有五人合抱粗,枝干直伸入南邊的護廟河。相傳,隋煬帝楊廣下揚州觀瓊花,夜夢東南方有一寶地,佛光四射,遂前往探訪。及至鳳凰地,但見茫茫壁灘上長有一棵銀杏樹,其枝葉繁茂,果實豐盈,向南伸展的樹枝有如如來佛祖張開的五指,隋煬帝遂下詔在此處建千佛寺一座,故有“先有千佛寺,后有平山堂”一說。
寺因樹而建,樹因寺而名,后人隨寺而稱這棵古銀杏為“千佛銀杏”。“千佛銀杏”枝頭疏密有間,密不容針,疏可走馬,夏天可納涼避暑,陰天可躲雨避風,被當地人奉為神樹。每逢初一、月半,方圓數十里的善男信女便到此云集,頂禮膜拜,燒香拜佛。哪家娶新娘,生小孩,都要到此禱告一番,敬奉幾炷香,撒下些香火錢,用紅頭繩在樹枝上掛上大大小小的幡兒,或寫滿真心的祝福,或許個期求的心愿,或寄掛小孩的名字。當地有不少人叫作什么枝、根、茂、盛、旺、財之類的,便是小時候大人、長輩曾在此為其寄掛的樹名。誰家要有個小病小災,傷風頭疼感冒之類,也到此燒一把香火,以求祛病消災。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1942年,原中共泰縣縣委書記徐克強同志犧牲后,當地政府在此建立了烈士的衣冠冢,以便后人瞻仰。現已成為青少年德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1945年,抗日戰爭期間,因其地形獨特,為防止日偽在此屯集,老百姓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自發組織將寺廟拆除。日寇投降后,地方黨組織為培養后備干部,解決農家子女入學就讀問題,曾借用廟宇西廂屋,在此舉辦了泰縣二中,如今的姜堰二中(原泰縣二中)沿用了這一名稱。
姜堰千佛寺門票:免費
姜堰千佛寺開放時間:~全天
姜堰千佛寺電話:
姜堰千佛寺地址:泰州市靖江市顧高鎮千佛村
姜堰千佛寺怎么去?
①乘車線路:
②自駕車線路:可根據如下自駕路線圖,導航前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3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