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銀圓山莊,坐落在陽泉市郊區平坦鎮的中國傳統村落官溝村,是我國優秀的傳統建筑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同時銀圓山莊的興建也是晉商崛起的印證之一。
官溝古村,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官溝村自然環境良好,風景秀麗。有愛國志士、“百年爭礦運動”發起人張士林故里和“山西的布達拉宮”張家大院(銀圓山莊)享譽省內。
在官溝村菜山的半山腰上,鑲嵌著一座氣勢宏偉、建構獨特而別致的古代山莊,屬典型的北方民居建筑群,這就是古平定州西鄉官溝村晉商張家的山莊,它是張家300多年興衰的見證。
銀圓山莊,又名張家大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一幢層層疊疊的建筑突兀在眼前,房屋整齊,隨形生變、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壯觀、氣派!別說,這種層層疊疊的建筑式樣,加上這座城堡模樣的建筑群身上散發出來的別樣氣質,遠遠望去確實有西藏布達拉宮的風韻。
官溝村銀圓山莊規模宏闊,占地面積 24000平方米,10層建筑,由11套院落組成,建在30米高、75度斜坡的石崖上,上下落差50米。從底到頂分上下巷兩級通道,上巷為三級式四合院,下巷為六級式四合院,有窯洞125眼,房屋185間,地下建筑8000平方米。
山莊依山勢而建,坐西朝東,背山面水,左依逶迤綿延的饅頭山、摩天垴,右傍九曲蜿蜒的官溝河,隨形生變,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在菜山上形成一個個樓、房、窯相組合的特殊的庭院,構成一處結構別致、雄偉壯觀的階梯式山莊。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張家大院(銀圓山莊)建筑獨具匠心,門內有門,院中套院;獸頭龍脊,飛檐斗拱;磚雕石刻,花門閃屏;立欄臥枋,描金繪彩,集中體現了中國精湛的建筑藝術和優秀的傳統文化。隨坡而上,到達山莊背后的崖頂上,是山莊主人家的祖墳,只見百米松嶺上,古木參天,松濤涌翠,泉水淙淙。
“銀圓山莊”這一名稱的由來要追溯到張家大院興盛的時候。民國9年,華北大旱,平定縣責成官溝張家籌辦西鄉賑災事宜(當時陽泉西鄉隸屬平定縣)。當時,官溝張姓主持家政的是張家的第八世張士林。
張士林為了讓賑濟的幾千塊銀圓真正分到受災人的手里,就想出一個以工代賑的辦法,決定出資整修入莊的南北坡。事后結算,南北坡上的整修石料平均每一塊折合大洋一塊。因此入莊的石坡就被人們稱為“銀圓坡”。張家大院于2000年更名為“銀圓山莊”。
張家宅院的修建始于清代中期,大約定型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后來由于戰亂頻繁和“文革”浩劫,張家宅院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近年,當地政府對銀圓山莊進行了修復和保護。
銀圓山莊完全不同于晉中大院的建筑形式,其深宅老院神奇地建在幾十米的山崖斜坡之上,隨形生變,依勢而曲,而且因地形所限,層層建構,一共十層。當年,一位攝影家突然發現這一層巒疊嶂感覺的建筑時,發現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有著相似的感覺,后被人們譽為“山西布達拉宮”。
官溝村銀圓山莊后的山頭,是張家祖墳,用大石頭圍著。老輩的墓在前在下,晚輩的墓在后在上,歷來有“人背鬼,老背小”的說法。墓地中兩丈多高的石牌坊,一丈有余的“誥封”碑樓,以及隨坡而上的百米松林,使山莊更顯得莊重氣派。人住在山坡上,祖墳建在山頂上,中間幾乎沒有空隙,陰陽兩宅密不可分。
銀圓山莊的門前有磚雕的影壁,門側有上馬石,門墩上有精雕細刻的石獅。步入院中,門內有門,院中套院。每一座分院的建筑都是中軸對稱排列,前廳后舍,左右配房。墻身青磚白石,屋頂龍脊獸頭、飛檐斗拱。
亭堂樓其上三雕隨處可見,古樸典雅,情趣盎然,抬頭木雕在目,俯看石雕在前,轉眼磚雕隨之,其構思精巧,惟妙惟肖,可謂片瓦有意。房檐下的彩色雕刻更是題材豐富,技法多變,有歲寒三友、三羊(陽)開泰、琴棋書畫等。
由于張氏是農家出身,而以經商致富,所以山莊中既有商貨鋪面,更有存放糧食雜物的用房。農家所需的設施,如牲口棚、打谷場、豬羊圈、磨房、碾窯等樣樣俱全。
1、陽泉官溝村景區等級:中國傳統村落、AAA級;
2、陽泉官溝村門票價格:20元;
3、陽泉官溝村開放時間:7:30~18:30
4、陽泉官溝村景區地址:山西省陽泉市郊區平坦鎮官溝村
5、陽泉官溝村怎么去?
從太舊高速陽泉西下高速,順省道沿路標方向到官溝村(有路標)。出陽泉市區兩公里,過北大街收費站,路右不遠處豎立著一塊藍底白字的大標語:“山西布達拉宮——銀圓山莊”。
6、陽泉官溝村吃什么?
當地有野菜、農家小炒、燜面、抿圪斗、刀削面、拉面、剔尖、擦面等特色風味土菜。
7、陽泉官溝村怎么???
無需村中住宿,距泉市區僅兩公里,可當天往返,很方便。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3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