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真如寺,始于唐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千余年來,香火繚繞,高僧輩出,以“世界最大、最正統的禪學中心”而譽播四海,現為國家重點開放寺廟,全國佛教三大樣板叢林之一,位于江西省永修縣西北的云居山山頂“蓮花城”內,距南昌市約七十公里。目前仍保存著眾多摩崖石刻、唐代銅佛、康熙千僧鍋及200多座歷代高僧墓塔。
真如寺在全國亦有七座:上海真如寺、長治武鄉真如寺、江蘇江都真如寺、樂清市磐石鎮真如寺、福建省霞浦縣真如寺、山西省繁峙縣真如寺和江西永修縣真如寺。 其中永修縣云居山真如寺是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以其秀麗天成的風景和佛教禪宗著名道場被人們稱道,為中國佛教“三大樣板叢林”之一(另外兩所為四川成都道劫寺,福建莆田光華寺),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圖:云居山真如寺位于高山之巔
永修縣真如寺始建于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當時道容禪師與司馬頭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頂時,見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龍珠峰、袈裟峰、缽盂峰、象王峰環列如屏障,就在這里開基建寺,因山峰常年云蒸霞蔚,故取名云居禪院。
云居山真如寺現塔林有建筑面積約一萬平方米,寺內還保留著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間鑄造的千僧大鐵鍋等。寺廟周圍有歷代僧塔二十馀座,寺前還保留著 今日真如寺寺區建筑面積八千多平方米。
主體建筑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玉佛殿、禪堂、虛云老和尚紀念堂、寮房等,多為磚木結構的宮殿式重廡雙檐大開間,上蓋生鐵鑄瓦。建筑面積達4764平方米。另有道容、道膺等歷代祖師塔4l座,以及佛印與蘇東坡的談心石、趙州關、明月湖等石刻多處。寺中尚存千年古銀杏十馀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禪師手植者,直徑達二米,拔地參天,蓊郁蒼翠。
云居山真如寺創建者唐朝道膺禪師手植銀杏樹
云居山真如寺佛印橋:寺院正院門前碧溪之上,有座“碧溪橋”,為宋代高僧佛印禪師所建。傳說原名叫“鼻涕橋”。傳說當年寺院興建不久,有一羅漢愛上了這里的山水風光,扮作小沙彌充當伙夫,做出的飯菜無比可口。
寺僧暗中發現,小沙彌炒菜時擤幾把鼻涕甩在鍋里。寺僧大驚,便把他趕出山門。仙僧出門來到寺前橋上一跺腳,青石橋隨即斷裂。眾僧方知是羅漢降臨,跪求寬恕。羅漢為之所動,便向橋面又擤了一把鼻涕,頓時橋面自行合攏,留下一道斷痕,因此得名鼻涕橋。
碧溪橋今猶存,為紀念建橋者佛印,改名佛印橋。橋畔有巨石,瑩潔平整,石下流水淙淙,古樹濃陰,相傳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曾談經論法于此,故名談心石。上個世紀中國佛教協會名譽主席虛云長老主持真如禪寺重建時,掘地發現談心石,上有蘇東坡親筆書“石床”二字,才知此地為蘇東坡和佛印禪師坐談之處。虛云老和尚手書碑刻立于石畔,記載此事。
云居山真如寺佛印橋(后面并行者為后建的新橋)
云居山真如寺趙州關:跨過佛印橋即到山門,名曰趙州關,得名之因乃是紀念曹洞宗曹山法系傳人道膺法師。道膺住持龍昌禪院三十年,從未未出山門。道膺是趙州人,后人便稱此山門為“趙州關”。
蘇軾有詩云:“一行行到趙州關,怪底山頭更有山”(《和黃庭堅游云居山之作》)。今日“趙州關”三字由原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五十年代真如寺主持虛云大和尚所題。山門右側“趙州關”三字由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邑人許德珩所題。山門的兩旁是兩只威武的石獅子,寺門兩邊的廂房內塑著二尊身高過丈彩色金剛。穿過院內的甬道,就是幾十級臺階,臺階上面是一片平地,過了平地才是真如寺的大雄寶殿正門。
云居山真如寺山門“趙州關”
云居山真如寺大雄寶殿:此殿為元代建筑,長、寬各20米。江南地區現存的元代建筑物極少,除真如寺外,僅有蘇州三清殿,吳縣軒轅宮和金華天寧寺3處。真如大殿共有木柱16根,每根木柱的地基,用黃土和鐵渣分層夯筑而成,闊1.8米,長3米,深1.8~2米;各柱地基,以木相連,為古建筑所罕見,是宋元建筑的重要特征。
在歷次重修時,還發現柱子、梁枋、斗拱等各項構件的背面及接榫處,留有當時工匠用毛筆墨書的名稱,多為江南工匠的習用俗語,有研究價值。為此,有關部門擬辟為古建筑展覽館,長期不作宗教場所開放。
大殿內最珍貴的是盧舍那佛銅像,高達丈余。為明神宗萬歷二十年(1592),北京萬佛堂住持洪斷和尚到云居山重建真如寺時。神宗母親“慈圣皇太后”所賜。抗日戰爭期間,真如寺毀于日軍的炮火,只有盧舍那佛銅像獨存。清光緒二十年(1894)由真如鎮米商楊氏發起,同上海壽圣庵僧念岸、念倫募錢1.5萬緡(千文),將單檐3間改成雙檐5間,原梁架等主體結構仍保留元代款式,兩側楹聯:東為“佛日光輝崇盛世群生咸悟真如”,西為“皇風祥輯衍遐齡萬姓同躋仁壽”。
云居山真如寺大殿
云居山真如寺大殿前有韋馱殿,亦為元代建筑。據洪復章《真如里志》載:“元至順三年,平江路嘉定州僧嗣文創建,明正德八年僧法雷重建。清乾隆三年里人陸偉功重修,乾隆四十年陸偉功、陸茂功捐資同修。”殿內著名的銅彌勒佛系明代所制,銅佛背后鐫有“明乙酉年住山比丘回聞募鑄。”太平天國及抗日戰爭時期,真如寺幾經戰火,配殿及附屬建筑大多被毀,僅存大雄寶殿1座。
云居山真如寺虛云紀念堂
虛云(一八六○-一九五九年)近代著高僧,俗姓蕭,晚年自號虛云,原籍湖南湘鄉。據說一次開水濺出,茶杯墜地,一聲破碎,遂悟透禪關。少年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后依妙蓮受具足戒并受衣缽,為臨濟宗第四十三代法嗣。曾在鼓山隱居巖洞多年,冬夏一衲,常以野菜充饑。二十七歲離開鼓山云游,四處拜師學禪。為報父母養育之恩,用三年時間三步一拜地從普陀山一直拜到五臺山。又曾從西藏到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朝禮佛跡。曾在云南雞足山、廣東南華禪寺、云門寺當住持,一九五三年被禮請為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主持振興禪宗,提倡持戒,實行農禪并舉,禪凈并重。虛云弟子眾多,印度、尼泊爾和東南亞及美洲大陸均有其門徒。
坐落在虛云生前居室“云居茅蓬”遺址上,占地面積200多平方米,外墻全用花崗石砌成,堂高12米,寬19.5米,深ll米,為木石結構仿宋宮殿式建筑,上覆褚色琉璃瓦,十分古樸莊重。殿中安放著高1米、重500公斤的虛云和尚銅坐像。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了“虛云紀念堂”五字匠額。殿內還展出虛云和尚生平事跡圖片以及著作、遺物等。從明月湖側轉過山口,山坡上則有虛云法師舍利塔。
云居山真如寺虛云紀念堂
云居山真如寺千年古剎,是曹洞宗源地所在,被宣傳為 “全國三大樣板叢林”之一。千余年來,香火鼎盛,高僧輩出。
云居山真如寺民間關于佛印和蘇軾對談機鋒的趣事更多:有次蘇軾拜訪佛印,佛印正在食魚,怕蘇軾見到不雅,便將魚盤藏入身旁的磬中。蘇軾裝作未見,做思索狀,請教佛印曰:“今日得以上聯,不知下聯如何作對”。佛印說:“何聯能難倒蘇學士,請說出聽聽?”蘇軾說:“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大笑:“這有何難?隨口答道:‘積善之家慶有余’”。蘇軾亦大笑:“真是“罄(慶)有魚(余)嗎?”隨即從罄中掏出魚盤,大啖之。另一次則是佛印報復蘇軾,同樣是吃魚:佛印回訪蘇軾,蘇軾正在吃魚。佛印于是請教蘇軾:“蘇學士的‘蘇’,有人將魚放在左邊,有人又放在右邊,究竟應該放在那邊?”蘇軾隨口答道:“各人習慣不同,兩邊皆可”。佛印大笑道:“還是放到左邊吧”,說著便將魚盤挪了過來。蘇軾見上當,亦大笑。
佛印在真如寺住持時,蘇軾和黃庭堅皆去拜訪過。今佛印橋畔有塊巨石,瑩潔平整,石下流水淙淙,古樹濃陰,相傳蘇東坡與佛印和尚曾談經論法,故名“談心石”,上有“石床”二字,乃蘇軾手書。蘇軾有首《和黃庭堅游云居山之作》:“一行行到趙州關,怪底山頭更有山。一片樓臺聳天上,數聲鐘鼓落人間。瀑花飛雪侵僧眼,巖穴流光映佛顏。欲與白云論心事,碧溪橋下水潺潺”最后兩句說的就是碧溪橋和談心石。
云居山真如寺:談心石鐫刻有《和黃庭堅游云居山之作》石碑
云居山真如寺談心石上蘇軾手書的“石床”
云居山真如寺有較深的文化積淀:白居易、蘇軾、黃庭堅等眾多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詩作畫,目前仍保存著摩崖石刻、唐代銅佛、康熙千僧鍋等文化遺跡和文物。尤其是保存有自唐至今的歷代僧塔群近百座,廣泛散布于山上山下,在江西乃至整個江南地區都屬罕見,是云居山作為佛教名山最具歷史價值的文化遺存。
比文化積淀更為著名的是其作為著名的佛教旅游勝地。云居山真如寺,在廬山旅游的延伸線上,位于廬山西南約九十公里,與廬山西海同屬于一個景區。因山勢雄偉高峨,氣溫變化無常,經常是白云繚繞,濃霧撲面,故稱云居山。享有“云嶺甲江右,名高四百州”的聲望和“冠世絕境,天上云居”之美譽。
云居山風景名勝區有蓮花城、百花谷、青石湖、桃花溪、黃荊洞、泉祠坳等六大景區50多處景點。山之東怪石多姿,石屋藏仙;山之北,峰密峭削,下臨柘林湖風景區。百花谷被譽為仙境,百花溪瀑奇潭碧,櫻花、杜鵑、丹桂、紅梅隨季飄香吐艷。五龍潭瀑布落差80多米,平時素練飄逸,雨后倒海翻江,聲震數里,極為壯觀。
云居山真如寺山上植被繁茂,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旅游度假和佛教朝圣的理想場所。
云居山真如寺則坐落在群山環抱的一片盆地中,周圍群峰環繞,狀如蓮瓣攢簇,形成“蓮峰簇簇繞華臺,一缽中央倚鏡開。對寺面看云捧出,當湖直逼海浮來”的美妙畫圖。中間一片平坦開闊之地,有良田,有湖泊,有小溪,有水壩,環山是修林茂竹,綠蔭覆蓋,真是一個人間仙境。
登上云居山頂,一泓湖水,長平如鏡,拱衛寺門,湖形似月,紋名明月湖。每當紅曰初升,金光蕩漾,寺殿生輝;入夜皓月當空,滿湖明月,映出蓮城古寺影像,顯得無比恬靜!寺僧元鳳曾說:“澄湖高涌亂峰頭,照澈睛空古鏡湖;……天上云居真絕景,一泓收盡萬山秋。”
云居山真如寺坐落在群山環抱的一片盆地中
云居山真如寺最具特色之處是它的農禪并重的寺風。據介紹,早在宋朝時,住持法如禪師就提倡,“披蓑側立于峰外,引水澆蔬五老前”。可見,宋朝的真如寺就有農禪并重的傳統了。明朝時,住持顓愚法師艱苦樸素,與眾同勞,深受眾僧愛戴。今仍有寺屬水田一百馀畝、山林三千三百馀畝。出寺門,梯田層層,林果滿枝,稻谷飄香。
云居山真如寺周圍寺屬水田和山林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云居山真如寺門票:免費;
云居山真如寺開放時間:全天;
云居山真如寺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西北的云居山山頂“蓮花城”內;
云居山真如寺怎么走?
105、316國道傍山而過,15公里水泥路通達山頂。
南昌—云山線:洪城客運站(西樓)→云山(風景區路口下車即小李村)→真如禪寺(出租車)
南昌火車站及南昌長途客運站均可乘9路公交直達洪城客運站西樓,半小時一趟。或直接在南昌長途客運站乘坐直達云山的大巴,班次相對要少。
到云居山風景區路口即小李村下車改乘出租車,上山里程:15公里瀝青崎嶇陡坡路。然后直達云居山真如禪寺趙州關(寺院不收取門票)入寺。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4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