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屏村位于三門縣城海游東南14.5公里,隸屬橫渡鎮,地處黃泥塘崗西麓,南連眠牛山,與木里灣村為鄰,西南毗坎下金村,西北近水坑村,因村東的東坑山形似一座帷屏,故名東屏。
東屏村全村700多戶,4000多人,下轄大岙坑、上角頭、水坑三個自然村,是三門縣陳姓聚居第一大村。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
東屏村,位于龍母山腳,青山簇擁,綠水繚繞,景色秀美。走進村子,入眼即是藤葛垂垂的古橋和黑瓦白墻的老宅院,穿行在幽深曲折的卵石小巷,凝望著滄桑斑駁的石窗,縷縷古風遺韻撲面而來。
有人說,東屏村有中國最好的古村落建筑群,是臺州最好的山水畫廊,三門最佳的人居環境。這樣的贊美雖然不乏夸大的成分,但東屏村溪水環繞,群山如屏,曲巷縱橫,古宅幽深,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地方。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當你安然漫步,呼吸著這里的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欣賞著清新悅目的自然風光,感受著與世無爭的純樸民風,仿佛置身于傳說中的世外桃源,讓人流連忘返。
元朝至正年間(1341-1368),陳晉挺系金華東陽艮(亙、橫)溪人氏,任寧海縣教諭。他的兒子陳拱辰,喜愛東屏山水之勝,于是擇居此地,為東屏村始遷祖。從此,子孫綿延,經過幾百年的繁衍,至今已傳至第32代。
東屏,北接寧紹,南連溫臺。清嘉慶年間(1796-1820),東屏族人陳邦泰、陳大雄等,率民眾舉全族之力,開辟了白栲嶺商道。從而,東屏成了漁鹽、林木等物資必經的通衢之地。由于舊時海道航運的便捷,穿村而過的古道帶來繁華,東屏村一度成為三門灣一帶最為繁華的村落之一。
自古以來,東屏村人才輩出,明洪武徐州沛縣邑令陳映崖、明洪武江西贛縣縣尹陳天懷、明代抗倭英雄陳世雅、陳崇彩、陳貴渠,清乾隆45年(1780)武科舉人陳式棟,民國第十七綏靖區司令部少將參議陳友生、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副會長陳舜欽將軍、臺北縣長陳正福將軍、國民黨陸軍司令部上校陳方喬、國民黨上海高等法院特別法庭法官陳正壽、新中國第一代鋼鐵工程師陳正師等都是東屏的杰出代表。
村中自西而東的小溪,將整個村落一分為二,上有石拱橋三座,藤蔓攀援,溪水穿流而過,目睹著東屏村的光陰流轉。從屏山上遠眺其橋,可看到橋面似比橋邊房屋還要高聳的奇景。
古街沿溪而建,民宅隨地勢而筑,錯落有致。從村后門山上俯視,房屋鱗次櫛比,巷道筆直,如此規劃布列,一可方便出入,二可防賊防劫,三可防火等。后因子孫旺發,越村內風水墻,擴展至村外,分出水坑、上角頭、大岙坑等三個自然村。
自清康熙年間海禁開放以后,東屏的陳氏后裔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發展鐵器制作、榨油、燒炭、綢緞交易等產業,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大興土木,陸續建起了以“華堂三臺”為代表的東屏民居建筑群。據《東屏陳氏宗譜》記載:公之太祖創業維艱,經商起家,到祖輩時家底厚實,及父輩竟富甲一方,建高樓華堂三臺。
“華堂三臺”規模宏大,布局精巧,各具風格,展示了我國明清時期建筑、雕刻藝術所達到的高度。那飛檐翹角、玲瓏美觀的馬頭墻,那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的木、石、磚雕刻藝術,處處顯示出莊嚴、恢弘的大家之氣,似在無聲地述說著一個江南大家族曾有的氣派和榮耀,歷史的余味就在這些細節里翩然躍動。
穿行在石板鋪就的院落中,審視著一座座雕梁畫棟的古宅,除了思緒的沉浮和靈魂的悸動,還深深地為先民的智慧所折服。
東屏村中保存最完整的是“陳方來民居”,它俗稱“上新屋道地”,這也是“華堂三臺”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另外一臺毀于火災,一臺已搖搖欲墜。
陳方來故居坐北朝南,背枕后門山,面臨岙里溪,溪水由東向西,其建筑前低后高,通面闊23.09米,進深37.35米,占地面積860平方米。前為獨立的臨街店鋪,后為二進院落,左右設廂房,硬山頂。
店鋪相對獨立,為二層二開間帶一弄,東側為三層三開間樓房,重檐歇山頂。后二進院落臺門開在西墻,磚石結構,上嵌石匾“庚子科亞魁”,有三級石階通向第一進天井和門廳。天井石板鋪地,門廳前有照壁;第二進正房七開間,中設堂前,檐廊為卷棚頂,前后單步梁,明間梁架四柱七檁,次間為五柱七檁。
柱礎為圓鼓形,雕刻有云紋仙鶴圖案。檐柱與梁坊上均有斗拱,斗拱上有花草刻飾圖文。堂前兩側至今保存12扇雕花木窗,上下雕板雕刻著人物故事、山水走獸,工藝精湛,讓人嘆為觀止。二樓有隔層,以增加居住面積,明間設祖上牌位。天井均為石板鋪地。
陳方來民居布局嚴謹,用材碩大,立面簡潔,構架堅固,遞數百年而不衰。幾百年的風雨,剝蝕了古宅檐頭精致的雕飾,淡褪了門壁上鮮艷的色彩,可高聳的風火墻,仍顯露出往日的恢弘之氣。
村中的陳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間,門樓與戲臺相連,邊設廂房,雞籠頂戲臺、藻井上的彩繪、臺前石柱上的雄獅,會讓人想起昔日戲臺的那一份罕見的精致。走過寬敞的卵石道地,與戲臺相對的是宗祠正廳“敦厚堂”。
敦厚,是東屏村的立世之基。這既是一種榮耀,又是一種訓示:“交友要真心,為人要敦厚”。雖然在歲月侵蝕中頹勢漸見,但從合抱粗的梁柱、雕花的礎石和精美的彩繪中,我們仍能感受到雄偉凝重和當年的富麗堂皇。
清乾隆年間,東屏村出了一位武舉人,他叫陳式棟,后被朝廷任命為錢塘守備。曾是家族顯耀的標志旗桿石,如今當作了踏腳石。沉重的石墩,銘刻著當初練功者的英武,而今也已深深地陷進了泥土之中;180斤重的大刀,曾經輝映著武舉人揮舞的雄姿,如今也已銹跡斑斑,光芒不再。
在村中有口水井,名曰雙口井,玲瓏秀氣,上面的兩口圓井圈,緊緊相連,組成一個“8”字,俯身探望,只見井水清亮,就是這清亮的井水,數百年來,滋潤著東屏村的一代代生命。
穿梭在小巷中,看陽光灑在凹凸的石頭上留下斑駁的光影,所有的榮耀都已模糊而遙遠,悄然隱入歷史。青山如屏,庇護著東屏村的磚墻瓦頂、古道石橋。清澈的溪水載著光陰,也載著昨天和今天的故事,在古老的石拱橋下靜靜地流淌著。
1、東屏古村門票價格:免費;
2、東屏古村開放時間:全天;
3、東屏古村景區地址: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橫渡鎮。
4、東屏古村怎么去?
S224 → 石嶺線 → 獅白線至東屏。自駕車可根據如下自駕路線圖,查詢【東屏村】導航前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5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