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寺由東、西、中三部分組成,東西兩部分為僧房和行宮,中部是寺廟的主要部分,由山門、觀音閣排列成南北中軸線。
獨樂寺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遼代統和二年(公元 984年)重建。明萬厲、清順治、乾隆、光緒年間維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增砌照壁,增設觀音閣重檐上下各四根擎檐柱,并建寺東行宮。獨樂寺占 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四間,上下為兩層,中間設平座暗層,通高23米,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筑。
▲圖:獨樂寺山門
該寺山門和觀音閣為遼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布局、結構都比較奇特。全寺建筑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部、西部分別為僧房和行宮,中部是寺廟的主要 建筑物,白山門、觀音閣、東西配殿等組成,山門與大殿之間,用迥廊相連結。這些都反映出唐、遼時期佛寺建筑布局的特點。
▲圖:獨樂寺天王殿
進入山門拾階向北,迎面是一座三層樓閣,面闊5間,進深4間,底層長20.2米,寬14.2米,外觀2層,中間有腰檐和平坐欄桿環繞,實際上是3層,上為復單檐歇山頂,閣高23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樓閣建筑。閣的中央須彌座上,有一尊高16米的十一面觀音立像,其軀干微向前傾,面容豐潤,兩肩下垂,體態端莊,是現存遼代塑像中的精品,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泥塑雕像,其兩側的脅侍菩薩亦為遼代的彩塑珍品。
▲圖:獨樂寺觀音閣
觀音閣以佛像為中心,四周列柱兩排,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設梁枋,其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將內部分成三層,可以從不同角度去觀賞佛容。梁枋繞像而設,中部形成天井,上下貫通,使佛像矗立井中,像頂覆以斗八藻井,內部空間和佛像緊密結合。閣下層四壁滿布彩色壁畫,主題是十六羅漢立像和三頭六臂、四臂明王像,中間繪山林云水和世俗題材畫,為元、明畫師的杰作。明代萬歷,清順治、乾隆、光緒時都多次彩繪重修。
▲圖:獨樂寺觀音像
獨樂寺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代表作,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共用斗拱24種,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稱,雖然歷經多次地震,至今仍巍然屹立。新中國成立后,幾經維修,保存較為完整,對古代建筑的研究很有價值。
▲圖:獨樂寺壁畫
獨樂寺行宮,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稱乾隆行宮,是清代皇帝去東陵謁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區僅存的一處行宮。行宮存有正殿一層,附屬建 筑三間,現恢復回廊十四間,垂花門一座,使行宮獨立成院。乾隆之后的皇帝都來過獨樂寺行宮,并留下了大量贊美獨樂寺的詩篇,行宮內新增設的展覽,輯錄了 12首清帝即興之作和與行宮有關的帝后嬪妃畫像17幅。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傳說獨樂寺是魯班顯圣修建,因此薊州人為紀念這位建筑祖師單獨建廟供奉。魯班廟位于獨樂寺東北300米,堪稱全國僅有。獨樂寺歷經千年風雨侵蝕、兵火劫難,經歷了30多次地震的考驗,至今巍然屹立,是中國建筑史上的奇跡。
廟會:近年,獨樂寺又在每年正月恢復傳統廟會,內容包括觀音賜福、民間花會調演、雜技表演、戲曲表演、地方小吃、土特產展賣等,成為薊縣冬季文化旅游活動的特色品牌。
法會:獨樂寺于每年正月初一(彌勒佛誕辰日),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四月初八(佛祖誕辰日),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十二月初八(佛祖成道日),舉行規模盛大的紀念法會,八方信徒云集至此。
1、天津獨樂寺景區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天津獨樂寺門票:50元(預訂特價38元)
3、天津獨樂寺開放時間:08:00-17:00;
4、天津獨樂寺電話:暫無;
5、天津獨樂寺地址:天津市薊縣城內武定街41號(古街西口)
6、天津獨樂寺怎么走?
A.乘車路線:
①北京四惠長途客運站乘中巴車(6:00至19:30,每15分鐘發一次車),在薊縣縣城南樓下車,轉乘出租車赴獨樂寺景區。
②天津市河北客運站乘車(早6:00起,每15分鐘一次)直達薊縣縣城,轉乘出租車赴獨樂寺景區。
B.自駕車路線:
①北京到天津獨樂寺自駕車路線:
北京八王墳出發,走京通快速、京哈高速、經三河縣城直達薊縣津薊高速出口,再轉向獨樂寺景區(有路標)。(南線)
北京東三環出發,走機場高速上京平高速,直達薊縣津薊高速出口,再轉向獨樂寺景區(有路標)。(北線)
②天津到天津獨樂寺自駕車路線:
天津市區出發,沿金鐘河大街走津薊高速,到高速出口后繞環島至北方,直達獨樂寺景區(有路標)。(高速)
天津市區出發,沿津圍公路行駛直達薊縣,在南樓或西關紅綠燈處左轉,津薊高速環島北路口(有路標),直達獨樂寺景區。(國道)
③秦皇島到天津獨樂寺自駕車路線:
走京哈公路到薊縣洇溜鎮,向北走津圍公路到薊縣縣城左轉,津薊高速環島北路口(有路標),直達景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6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