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寺座落在昆明市西北郊的玉案山上,寺內的五百羅漢分布為大殿兩壁68尊、天臺萊閣216尊、梵音閣216尊,是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筇竹寺距市區約10公里,這里山壑深幽,林木秀拔,古道盤旋,山澗宛轉,小溪潺潺,景色秀美。
地座靈山,白象呈祥,青獅獻瑞,天開勝境,犀牛表異,季竹傳奇。關于筇竹寺的建造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年)。據《雍正通志》記載:唐代南詔的善鄯闡侯高光、高智弟兄狩獵,追趕一只犀牛至玉案山腹不見蹤跡,只見云中有異僧,近前則僧亦不見,僅見筇竹入地。高氏兄弟在此募資創建梵宇,取名紹竹寺。
另一說認為,紹竹寺建于元朝初年,是內地佛教傳到云南的第一個禪宗寺廟。據寺內《雄辯法師大寂塔銘》載,雄辯法師(1228—1301年)是筇竹寺的創建人。雄辯法師生于昆明,23歲出家,25歲到中原學習佛教教義,50歲時“其學大備”,于1279年“具大猛志而歸其國”。他回到故鄉云南昆明后,用當時的烏焚民族語言講解《華嚴經》、《維摩詰經》。在此之前,云南地區主要流行巴利語系佛教(又稱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和少數民族民間信仰,筇竹寺的建立,促進了云南與內地的思想文化溝通和交流。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明朝永樂十七年(1419年),筇竹寺毀于火災。清朝時才得到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進行了第一次修復。到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再次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并請來四川杰出民間雕塑家黎廣修,用6年時間,完成了馳名中外的五百羅漢泥塑像。
筇竹寺現有三重院落,依山勢而建。依次是山門、大雄寶殿和華嚴閣。五百羅漢塑像就分布在大雄寶殿兩壁及大殿兩側的梵音閣和天來閣中。這五百羅漢的塑像采用了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突破了傳統的五百羅漢刻板模式和造型公式,在空間布局、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有大膽創新,是一獨具特色的五百羅漢雕塑群。它的塑師黎廣修在四川寶光寺塑完五百羅漢像后,來到昆明主持這一浩大工程。
據說每逢“街子”天,他都帶著徒弟趕到昆明,仔細觀察市場上各種人的性格、神態、表情、衣著及裝飾,收集創作素材。所以他所塑的羅漢,絕大部分接近人的身體比例,面部和手腳的外形結構和肌肉筋節基本符合人體的解剖結構,看起來真切動人,形象逼真。
今日的筇竹寺殿堂莊嚴,佛像一新,四周筇竹成蔭,繁花似錦,不僅是昆明主要佛教活動場所,也是昆明著名游覽勝地。1983年,國務院確定筇竹寺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景區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10元;
開放時間:08:00-17:00;
景區電話:0871-8181881;
景區地址:昆明市西北郊的玉案山上。
昆明筇竹寺怎么去?
A.乘車路線:
在昆明市東風西路的云南飯店和南窯車站附近有到筇竹寺的專線旅游車。
可在黃土坡乘7路、附7路到黑林鋪,沿小路步行上山或轉乘中巴車到筇竹寺。
從昆明藝術劇院乘專線車去筇竹寺,票價3元
B.自駕路線:詳見在線導航地圖。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6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