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處的天龍山腰,晉祠西北15.3公里處。歷經北齊、隋、唐歷代開鑿,共存石窟25座,分列于東西兩峰山崖之間,綿延1公里有余,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的寶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中國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

▲圖:天龍山漫山閣
天龍山石窟位于東西兩峰懸崖半腰,這些石窟中,有東魏、北齊、隋、唐各代開鑿的石窯二十七窟。

▲圖:天龍山馮玉祥詩石刻

▲圖:天龍山古松抱柏
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寺西南三窟,窟之間山徑相通。現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

▲圖:天龍山漫山閣石雕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天龍山石窟的雕塑技巧比北魏大大前進了一步。第九窟,原有木構“漫山閣”,閣內唐代石窟分上下兩層,上層彌勒大佛,坐像高約八米,局部雖有毀損,但仍是天龍山石窟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尊石雕塑像。

▲圖:天龍山漫山閣佛像
下層,觀音立像高達十一米,形態生動,姿態優美,身披瓔珞,羅紗透體,體態豐滿,薄軟的羅紗質感清晰,是天龍山石窟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尊雕像。
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其素以石雕造像洗煉精湛寫實逼真、表情細膩富于情感而聞名于世。
▲圖:太原天龍山石窟洞窟
其中,窟沿新建四重檐歇山頂木構閣樓、上下兩層的第9窟,是最值得一覽的晚唐石窟。上層高8.8米的彌勒佛坐像頭頸潤美,修眉圓目,耳廓長直,衣紋流暢。下層高約9米的11面觀音立像姿態優美,身披瓔珞,羅紗飄逸,生動自然,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堪稱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杰作。
▲圖:太原天龍山石窟洞窟
觀音像兩側的文殊騎青獅、普賢乘白象的雕像,也是唐代雕塑精品。
山腰是石窟,山腳是圣壽寺。天龍山石窟同圣壽寺在同一景區。
天龍寺,宋代易名為圣壽寺,一九四八年失火,寺廟被焚毀。一九八一年,搬遷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現已修葺一新。
1、天龍山石窟景區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名勝景區;
2、天龍山石窟景區門票:30元;
3、天龍山石窟開放時間:8:30~17:30;
4、天龍山石窟最佳旅游時間:春秋夏季;
5、天龍山石窟咨詢電話:0351~6349668;
6、天龍山石窟景區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
7、太原天龍山石窟怎么去?
A.乘坐車路線:
乘晉祠天龍山旅游旺季專線中巴車。從火車站乘坐308路(原8路)公共汽車到晉祠,然后乘坐去天龍山的旅游小巴,可直接到山頂。
B.自駕游路線:
駕車沿晉祠鎮西側公路北行,沿天龍山旅游公路西北行15公里即到天龍山。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7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