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古國原來面積很大,現新疆伊寧市及附近的昭蘇、鞏留、新源、特克斯、尼勒克幾個縣是烏孫古國的一部分,絕大部分被沙皇俄國侵占。龜茲古國是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所說的烏孫古道是指烏孫國到龜茲國穿越天山南北的古道,有很多條,現在的217國道(獨庫公路)就是當時通行人數最多的一條烏孫古道。
在新疆伊犁特克斯縣的烏孫古道上,踏過廣闊的高山草甸,穿梭在神秘而美麗的新疆草原、雪山、湖泊,能給你從未有過的心靈寧靜。天堂般美景,能瞬間治愈你那疲憊的心靈。烏孫古道最著名的景點是神秘而安靜的天堂湖。

烏孫古道北銜準噶爾盆地,南控塔里木綠洲,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歷史上許多游牧民族都要爭奪這塊寶地。公元前的漢武帝為了與烏孫結好而對抗匈奴;隋唐時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統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與突騎施的交好等,都是通過烏孫古道來實現的。
烏孫,是西域一個少數民族的名字,同時也是這個民族建立的國家的國名。它是漢代連接東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據說,烏孫族是西戎烏氏國被秦國滅亡后西遷的余民行成的。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西域古族——烏孫人以游牧為業,逐水草而居,在放牧的同時還常常狩獵。他們住在毛氈帳篷里,以牛羊肉為食,以牛羊奶為飲品,風俗與匈奴族一樣。烏孫國的馬最為著名,當時富人養的馬多達四五千匹。公元5世紀初,蠕蠕入侵,烏孫被迫西遷蔥嶺山中,不久被蠕蠕所滅。烏孫國不復存在。
不說別的,單單一個刀鋒龍脊就夠你心驚膽戰。山勢突兀峻拔,龍脊薄如刀鋒,腳下是萬丈深淵。

烏孫古道,曾經王朝爭霸的寶地,是連接南北疆的要道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

烏孫古道北銜準噶爾盆地,南控塔里木綠洲,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歷史上許多游牧民族都要爭奪這塊寶地。
公元前的漢武帝為了與烏孫結好而對抗匈奴;隋唐時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統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與突騎施的交好等,都是通過烏孫古道來實現的。

一條天堂級美景之路一條天堂級美景之路,感動到你流淚!
路線:瓊庫什臺村—包扎墩達坂—科克蘇河—天堂湖—阿克布拉克達坂—黑英山山口

烏孫古道上的瓊庫什臺村:
烏孫古道的北入口是瓊庫什臺村,這個小村落藏于草原深處,四面環山,依水而建,一個地圖中找不到它的名字,外界甚少人知的世外桃源。

瓊庫什臺所在的瓊庫什臺草原是中國曲線最美的草原,如美人臀美人窩,又如大海涌動的波濤,又有著絨布的順滑柔美的之感。

烏孫古道上的科克蘇河:
科克蘇河急流澎湃,河深水急,路雖難,但景美,寶藍清澈河水,斑斕的樹木,宛若行在畫中。

烏孫古道上的包扎墩達坂:
常常是山下陰天,大阪頂就下雨;山下下雨,大阪頂就下大雪。特別是進入10月份以后,大阪頂幾乎天天都下雪,有時雪還很大。

烏孫古道上的天堂湖:

湖水清澈透明,外觀藍綠色,湖畔綠草如茵,冬季結冰,平滑如鏡,一池翠綠純藍,能溶化你所有的疲憊艱辛。

烏孫古道北銜準噶爾盆地,南控塔里木綠洲,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歷史上許多游牧民族都要爭奪這塊寶地。公元前的漢武帝為了與烏孫結好而對抗匈奴;隋唐時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統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與突騎施的交好等,都是通過烏孫古道來實現的。
1945年三區革命軍從穹庫什臺出發,經阿克布拉克達坂,到達拜城的黑英山,也就是包扎墩烏孫古道,以此為基地,轉向西攻下了拜城。而在繼續向西攻打阿克蘇的戰斗中,遭遇頑強抵抗和反擊,最后奪取了夏特古道南口,經夏特古道返回伊犁。
歷史象星空一樣在閃爍,而古道歷經了幾千年的滄桑。現在我們再去探尋,就象打開了一本塵封多年的書,從中體會和領略那古道的沉積……
最佳旅游季節:6月初—10月上旬是烏孫古道可徒步時間,以8、9月為最佳。
烏孫古道地理位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特克斯縣
徒步線路:
穹庫什臺村—包扎墩達坂—科克蘇河—天堂湖—阿克布拉克達坂—黑英山山口
黑英山山口—阿克布拉克達坂—天堂湖—科克蘇河—包扎墩達坂—瓊庫什臺村。
線路詳細介紹:
從穹庫什臺牧業村出發沿穹庫什臺河逆流而上,方向是南偏東,上行直線距離20公里,翻越3660米的包扎墩達坂。沿庫諾薩依而下,到達直線距離10公里以外的科克蘇河邊。過河后順流而下8公里,拐進左手的阿克布拉克河谷,再上行17公里到達阿克布拉克林管站。繼續沿阿克布拉克河谷逆流而上就來到了天堂湖邊。天堂湖是一個近4平方公里的小湖,湖面呈靴子狀,湖面海拔3100米。
從天堂湖西面的馬道饒過湖面,因湖邊是陡峭的山體,牧道是牧民在陡峭的山體上鑿通的。到達天堂湖的南岸,劇烈的上行翻越海拔3900米的阿克布拉克達坂,下達坂進入博奧孜克里克河谷,此河谷蜿蜒40多公里,難行異常,出河谷即到達黑英山山口,也就是徒步的終點。
穿越線路崎嶇險惡,特別是溜索過科克蘇河驚險異常,是一條高危高難的徒步線路。徒步者要有充分的心理和體力準備,在資深向導的帶領下方可穿越。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98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