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一直因為各種傳說而給人一種神秘感。但當你踏上這片土地,看到被漫漫黃沙覆蓋的古老城墻,看到為數不多的斷壁殘垣,夢里金戈鐵馬的場景緩緩向你走來。歷史通過遺留下來的建筑和詩詞向人們訴說著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從酒泉沿國道往北,可以到達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旗,那里有成片的胡楊林,秋天的時候一片金黃。
在額濟納旗曾經有一座名叫黑水城的古老城市。公元1226年2月,黑水城經歷了一場血腥的戰爭,沒有人能夠活著出來。
幾百年后,人們才了解到關于那座城市的一些情況。黑水城始建于西夏時期,是現今已知唯一一座用黨項族語音命名的城市。黨項人叫黑水為額濟納,黑水城就是額濟納城。額濟納旗所在的地方,最早叫弱水流沙。原始社會,這里就已經有人類居住。后來,因為朐衍之戎的匈奴人在這里游牧,它的名字逐漸演化成了居延。東起陰山、中經居延、西至天山,有一條無形的通路貫穿著。這就是東西方最早的通路,人稱絲綢之路居延路。
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以后,在居延屯田、筑城、設障,把漠北草原與河西走廊連接了起來。居延就在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上。商旅們通過這里,在中原、漠北、陰山、西域之間來來往往,使東西方的交流源源不斷。過去,這里曾經有相當大的水域,僅著名的古居延海,就有726平方公里。黑水城就在三面臨水的綠洲之中。歷史上關于黑水城的記載少之又少, 說它毀于一場戰亂,說它藏有大量珍寶。藏有珍寶的傳說在20世紀初引來了一批批外國探險者,留下了一處處挖掘的痕跡。俄國人科茲洛夫就是其中的一位。公元1909年6月,科茲洛夫來到黑水城,在這里進行了9天的挖掘后,用駱駝馱走了40箱約上萬件的西夏文物文獻。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那些文物文獻當年藏身的西夏佛塔,它距離黑水城西城墻大約400米遠。
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個巨大抽屜里,放著許多陶瓷殘片。這些碎片都是彼得·科茲洛夫通過科學考察從額濟納帶去的。碎片是14世紀中葉元朝時期的。這些碎片當中比較珍貴的是上面帶有鈷的花紋,如果我們把它們重新復原,就可以想象得出它們當時精美的樣子。在這個博物館里,藏著中國存世最早的唐卡、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世上絕無僅有的雙頭佛像、西夏黨項人的容貌和服飾……這批珍貴的文物文獻,編號有近萬件之多,而被定名登錄的只有8000余件。一張三米多長的文書,密密麻麻寫了近200行的西夏文草書。它是一個戶籍登記簿,上面記錄了黑水城79戶人家的戶口登記情況。
黑水城外屯田區的水渠保障了大面積開荒、耕作和順利生產的可能。漢代以來,一代代戍邊人在這里修建了一條條水渠,把黑河水引入耕地。在關于千男一家的社會文獻中,我們還可以找到某些渠道的名字,那些水渠直到今天仍然留有些許的遺跡,而它們灌溉過的大片的耕地早以變成了沙漠隔壁,那些勞作過的人甚至連墳丘都消失了。
黑水城和它所在的居延,在自身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里,都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邊防要塞,或者是連接南北的重要驛站。爭戰和農耕構成了這個城市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當時的西夏王國共有12個監軍司,一個軍司相當于現在的一個軍區。黑水城是黑水監軍司的所在地。在黑水城地區常年駐守著一支軍隊。這支軍隊平時屯田練兵,戰時或開赴前線,或守衛黑水城。與此對應,黑水城的居民也同時承擔著生產勞動和參加軍事戰爭的雙重任務。千男就是黑水監軍司中的一員,他的職務是“前內侍,正軍” 。“前內侍”是西夏職官名稱,既可參與防衛內宮,又可外派負責民事。

戰爭使黑水城屢遭洗劫,生靈涂炭,但也正因為戰爭,黑水城才變得如此重要。西夏人圍繞著戰爭和兵器生活,在常年的征戰中他們掌握了最優秀的冶煉技術,工藝精良的鐵器不但可以滿足具體的軍用,而且也成為外交上的重要禮品和手段,用來賄賂各國的權臣,或是進貢給大國的皇室。宋欽宗佩戴的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夏國寶劍,蘇東坡也曾得到一把西夏寶劍,視如珍寶
西夏還有一些十分獨特的武器。令當時的各國刮目相看。其中有一種名叫瓷蒺藜,比拳頭大一些,可以遍布在敵人騎兵通過的路上,戰馬踏上它立即人仰馬翻,是對付騎兵的有力武器。瓷蒺藜是空心的,有一個孔可以填充火藥,埋于地下就是地雷,用手投擲,就是手雷。傳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中了西夏的瓷蒺藜從馬上摔下來受傷的。公元1205年,即成吉思汗封汗的前一年。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收留了蒙古人的仇人,在3月糧荒時首次襲擊了西夏,從此開始了長達20年之久的對夏戰爭。
黑水城如同它的國家一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在蒙古大軍隨時可能大兵壓境的情況下,黑水城人開始了一場空前悲壯的全民備戰,他們準備與敵人殊死一戰。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領10萬大軍揮師中原,黑水城作為蒙古大軍通往中原的必經之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場惡戰。戰爭的時間,選在了黑水城最最困難的季節——春季。不知當黑水城被蒙古大軍包圍的時候,全民皆兵的西夏人是怎樣的與敵人奮戰的。
黑水城西夏時期近200年的歷史,在戰爭結束后悄然結束。關于這場戰爭,至今沒有發現任何詳細的記載。在戰爭發生以后的近60年中,歷史幾乎是一片空白。幾百年后,人們在勘探黑水城的時候,發現城墻遺址中竟還嵌套著一個更古老的小城,原來這才是西夏時期的黑水城,而套在它外面的是元代的亦集乃城。不知在什么時候蒙古人擴建了黑水城。公元1275年,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這里,他看到的是一個綠洲之中生氣盎然的城市。
從公元1372年開始,由于黑水河被人為改道,致使古居延海急劇萎縮,黑水城漸漸變成了一座空城。沙漠終于圍攏了過來了,每當狂風大作,數以噸計的浮沙便傾瀉而下,這里竟成為沙塵暴襲擊下一個目標的中轉站。
黑水城在消失,明天人們會通過什么渠道找尋它呢?
專題來源:額濟納旗
/e/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