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水地處黔北、川南結合部,受地域文化影響,其傳統飲食習慣和烹飪技藝相互交織、融合,形成了獨具一格、多姿多彩的風味名吃,赤水有以葉兒粑、鴨兒粑、烤魚、復興豆腐干等二十余種特色小吃。一年四季在赤水均可品嘗新鮮竹筍和野菜。
?????赤水擁有三大菜系,即以赤水豆花、赤水河魚為主菜的瀑布菜系;以赤水生態臘肉、香腸為主的丹霞菜系,曾獲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以竹筍、野菜為主菜的熊貓菜系。
?????赤水飲食六大分類,有鄉土酒水筵、風味小吃筵、熊貓竹筍餐、恐龍桫欏筵、赤水河鮮魚筵、丹霞野菜葷素筵。
???????1.)赤水河鮮宴:以赤水河特產青駁、巖鯉、江團、黃臘丁、翹殼魚等魚類為原料,佐以10余種調料精制而成,品種多樣,色香味俱全,麻辣味濃,辣而不燥,油而不膩,鮮嫩爽口,清香四溢。
???????2.)赤水豆花面:采用寬面條(水面)原料,將面條煮熟盛入豆漿碗中,用備好的豆花覆蓋其上。食者將豆花和面條蘸佐料(佐料以辣椒、肉臊為主,兼少量雞丁、麻油、姜、蔥、蒜、魚香菜、花椒),食之味美可口。胖哥烤魚:以赤水河鮮鯉魚為原料。先將鮮活魚去鱗、剖開,去掉內臟,擦凈,置于烤爐上,邊烤邊涂佐料,反復翻烤,涂佐料,直至熟透,最后以魚香菜墊底,將烤好的魚置于盤中,再淋上配料。吃起來皮酥肉嫩、麻辣有加,香飄四溢。
???????3.)黃糕粑:用上等糯米面和一定比例的大米面混合、拌勻,加以紅糖到一定稠度,用黃粑葉或斑竹筍殼包扎蒸燜而成。呈棕黃色,口感甜糯,冷熱可吃,燒、炸更佳。
???????4.)刀削面:將麥面制成面團(稍硬點)用刀削成片(塊)、置于鍋中煮熟,撈出盛于碗中,再將燉好的豌豆和大肉覆蓋。其特點是肉厚皮薄、肉質鮮嫩、湯味清香、濃而不膩。豬兒粑:用上等糯米磨成粉,配以適當的大米粉,拌勻,將制好的佐料(姜、蔥、蒜、肉沫、雞丁、花生米等)作餡包好,再用菜葉(芭蕉葉也可)包裹,置于蒸籠中燜蒸幾分鐘即可。松軟爽口,香飄四溢。
???????5.)清燉江團:主料選用赤水河鮮活江團魚,配料7種,調料6種,主要特點是湯清味鮮、肉質酥爛、營養豐富。
???????6.)紅燒江團:主料選用赤水河鮮活江團魚,配料2種,調料3種,主要特點是色香味俱佳。
???????7.)珊瑚冬筍:主料選用冬筍,調料7種。主要特點是形似珊瑚,顏色潔白,鮮咸脆嫩,風味涼菜。
???????8.)茉莉竹蓀:主料選用竹蓀,配料是茉莉花12朵,調料4種。烹制方法較簡,但卻是帝王御膳的上品,因竹蓀有“蘑菇皇后”之美稱,質高、味鮮,形美,色彩素雅,味爽可口,清香撲鼻。
???????9.)傳統菜肴:古代婚喪喜慶待賓用菜,主要有水八碗宴席和九大碗宴席之分,一般大半是蒸菜,如粉蒸肉、粉蒸排骨、燒白、什膾等。
???????10.)劍光湯圓:面粉為吊漿粑,湯圓心選用各種食用香料,分別拌和13種配料,可制作出十多種品種,各有風味,柔軟可口,香味綿綿。
???????11.)脆臊面:選用機制面條煮熟,調上鮮湯,加入特別佐料而成。特點是酥脆爽口,微帶酸甜成荔枝味,美味無窮,可口飽腹。
???????12.)熊貓餐:主料選用各種竹食品,最富竹鄉特色。用竹中的竹筍系列、竹蓀、竹鼴、竹雞、竹燕窩,玉蘭片等做成竹食品系列美味佳肴成席,佐用竹筒飯,用竹餐具,開胃健脾、清鮮可口,別有風味,食后難忘。
???????13.)風味小吃:除劍光湯圓、脆臊面外,風味小吃還有徐豬兒粑、米團子、翻砂雞蛋糕、腸碎面、炒面、雞火膾面、水晶包子,東東包子、三鑲包子、夾沙肉、小籠排骨,渾水粑、吳餅子、薛花生、向糍粑、陳豆花、丁豆花、麻辣燙、燒烤等等。
????六、)特產:赤水特產主要有赤水蟲茶、赤水曬醋,竹類紀念品、與竹相關的食品等。在赤水延安中路有竹工藝制品一條街,竹扇、竹筷、竹簧茶葉盒、竹雕工藝品、竹儺具、竹席等一應俱全。赤水尚家灣市場、康佳集貿市場是土、特產品的集散地,有筒筒筍、鮮竹筍、玉蘭片、竹蓀、靈芝、天麻、杜仲、木姜油等。
專題來源:貴州專題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2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