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博物館有什么歷史?南宋官窯博物館介紹
歷史介紹
南宋官窯博物館被譽為宋代五大名窯之首:
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博物館建筑按南宋風格構建,分為古窯址保護廳、出土文物展廳、傳統作坊制作區三部分,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
南宋官窯博物館位于杭州西湖風景區南緣:
閘口烏龜山南麓,是一個以宋代建筑形式為原形的仿古博物館。
中國第一座陶瓷專題博物館:
在杭州眾多的文物古跡中,有一處著名的瓷器生產遺址,蜚聲海內外,這就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南宋官窯。
八百多年以前:
南宋官窯曾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寫下了濃重一筆: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歷史足跡。
南宋官窯遺址是直接體現南宋官窯生產規模:
工藝流程和產品特征的著名古窯址,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豐富的陶瓷工藝內涵,歷來倍受矚目。
矗立于昔日古窯址區的南宋官窯博物館:
是中國第一座以遺址為基礎建立的陶瓷專題博物館,它位于西湖風景區的南部,隔玉皇山與中國絲綢博物館相鄰,館內建筑古樸、陳列雅致,猶如一座陶瓷文化殿堂,展示著中國古代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官窯原是北宋皇室在京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專設的瓷窯:
在中國古代漫長的陶瓷生產發展過程中,封建統治者為了滿足自身的特殊需要,曾指令一些民間瓷窯為宮廷燒制瓷器精品。
到了北宋:
演變為宮廷在汴京專設了御用瓷窯,這就是北宋官窯.
宋皇室南遷后:
根據宮廷的需要,又在臨安(今浙江杭州)重集名師巧匠,在皇城西南林木茂盛的丘陵地帶重設了南末官窯,專門為皇帝及皇室燒制高級生活用瓷和藝術陳設瓷。
南宋官窯以當地的瓷土和含鐵量較高的紫金土做原料: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按照宮廷的審美僻好,經過精心的加工成型和純熟的燒制,生產出了滋潤如玉的官窯青釉瓷器。
官窯青瓷的特點是以造型和釉色作為美化瓷器的藝術手段:
器形簡練、端莊、瓷眙很薄、釉層豐厚,色澤晶瑩,瓷器表面開不規則的紋片,質感如玉,由于它的質量很高,
加上御窯的神秘性:
留傳下來的傳世品又很少,因此,歷來被視為我國古代瓷器中的珍品,特別是它的工藝的確非同一般,所采用的多次上釉,多次燒成的工藝程序,達到青瓷生產水平的頂峰,為玉質感和開片裝飾的形成提供了技術保障。
南宋官窯遺址是直接體現南宋官窯生產規模:
工藝流程和產品特征的著名古窯址,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豐富的陶瓷工藝內涵,歷來倍受矚目。
從1985年10月起: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浙江省、杭州巾的文物部門聯合組隊對南宋官窯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經過歷時半年的徹底發掘,布探溝、探方22處,發掘面積1400平方米,在距地表約0.8-2米深處的南宋文化層,發掘出練泥池、素燒爐、成型工房、釉缸等作坊遺址和一座龍窯,出土了大量瓷片、窯具等實物標本,揭開了塵封南末官窯八百多年的神秘面紗.為了弘揚民族文化,保護好這項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1986年l0月開始籌建杭州南末官窯博物館,1990年11月對社會開放。
門票價格:
免費
開放時間:
8:30——16:30 每周一閉館(法定假日除外)
公交線路:
乘809路至八卦田下車即是:
乘39、308路至水澄橋站下車往西
乘20路至終點站陶瓷品市場下車
乘12路至絲綢博物館換乘809路
以上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8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