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村村,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大東壩六村村是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石倉的核心部分,以獨具特色的清代古民居建筑享譽海內外。石倉溪自東南向西北蜿蜒其間,這些古建筑沿石倉溪兩岸背山面水,建在緩坡地上坐東朝西或坐西向東。這種建筑格局,一是地形使然,二是東西向可納財。背山可擋冬季之寒風,面水可迎夏日之涼氣,緩坡可免淹澇之患,形成一個良好的小氣候。
六村隸屬于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離縣城約27公里,這里是客家闕氏一族在松陽的發源地,沿汶水線覽石倉源,整個地形仿佛銀河系中的北斗星,六村位于中部,現有795人 。村里盛產油茶, 食用菌被縣政府授予“香菇第一村”稱號;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石倉的核心部分就在六村,以其獨具特色的清代古民居建筑享譽海內外。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福建汀州府上杭縣通賢闕氏十四世祖闕盛宗攜其子其興、日春、其春遠遷而來,經過辛苦耕作,積蓄日漸豐盈,后經營鐵的生意而至家財萬貫,家族便在石倉源先后建造了27幢華宅,其中有7幢坐落在六村。
石倉清代民居古建筑大都分布在六村、七村、山邊、下宅街、后宅五個村?,F存清式古建筑32座,其中居民27座,寺廟5座。據說,其居民大部分從福建遷入,迄今已300余年,仍操閩語、循閩俗,保留了閩地文化韻味,有著獨特的文化氣息和生活氣息。
六村古村古建筑以裝飾藝術最具特色。外內門樓、影壁、庭院、屋脊、天井地面、柱礎、梁枋、牛腿、雀替、格扇、神龕均有精美裝飾。裝飾種類有木雕、磚雕、石雕、彩繪、墨書墨畫、卵石拼花等。
木雕藝術最為精華,雕刻工藝有圓雕、浮雕、鏤雕、平面陰線刻、剔底凸起等。裝飾題材豐富多彩,人物神像、傳說故事、運動瑞獸、花鳥蟲草、琴棋書畫、古樹名木、亭臺樓閣皆入畫卷。
后裔的繁衍,使得這里更加欣欣向榮,如今村里90%以上的居民都為闕姓。老民居也成了祖宗留下來的重要財富,不僅給后人們提供了居住的場所,其重要的觀賞、文化價值,也日益為世人重視。
六村古村作為石倉片區的核心,近年來收獲了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麗水市文化名村等稱號,宛如一幅盡善盡美的水墨畫,鑲嵌在松古平原上。
到松陽游玩,當地人一定會不遺余力地推薦石倉——這里不僅有連片的古民居,還有帶著濃濃“商業氣息”的明清契約,還有關于這里的許多美好傳說。
石倉片區里,尤以六村村古民居最盛,商業氣息最濃。
繞過村里的大禮堂,白墻掩映下的余慶堂出現在眼前,來人無不感嘆于它的壯觀,即便是鎮里的文化員葉雅珍,對這里已很熟悉了,也不時發出“嘖嘖”的驚嘆聲。這座三進的大宅子,經歷史的洗滌,像一個慈祥的老者,緩緩地訴說著自己的前世今生。
未及進門,因千萬次的摩擦而產生凹陷的門檻,已經讓眾人頻發感慨。闕偉勝介紹說,作為闕氏在石倉的第一間大宅,這里的120多間廂房,一度住過300多人,他兒時的記憶是,每天早上天一亮,伙伴們就會從自己家里涌出來,經歷一夜沉靜的大宅,也就被他們的歡聲笑語喚醒。
越往里走,就越能聽到同行人的贊嘆聲,雕刻極其精美的牛腿,有幾十對,無一對相同,有象征長壽的鹿,有象征威嚴的獅子,還有象征吉祥的龍……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六村古村除了宏偉的規模,先人們的智慧還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宅子的功能布局上。余慶堂里共有18個天井,均勻地排布在宅子里,給各個廂房帶來充足的光照的同時,每個天井都有石臺,用于種花種草,使得這里四季芳香不斷。此外,每個天井又是一個天然的排水系統,涵溝埋于地底,積水可以很快流到宅子之外。
六村村先民們還用象征的手法以“文房四寶”,布局村莊建筑格式,獨具特色。村民們說得繪聲繪色,聽他們一說,倒真有幾分像:這是一座類似筆架的山,山下穿村而過一條筆直的路,那是“筆”;沿著此路行至水井,就是“硯”了;井邊擺放著一根條石,想必就是“墨”了;壘卵石成方形宅墻,古宅地面就像一張張展開的“紙”?!肮P墨紙硯”具備,冀望后代奮發學習,讀書致仕,光耀門楣。
不僅如此,對知識的渴望同樣體現在大宅里的牌匾上,這其中,最被村民珍視的是一塊書寫著“含經味道”的牌匾,書法風格俊雅,豪放挺秀。相傳,這塊牌匾是闕氏先人闕東山向時任上海知縣的國子監同學求來的。現在牌匾就掛在善繼堂里,內堂上還留著“讀圣賢書,行仁義事”的對聯。
與之相對,六村村善繼堂的天井處,還留有鵝卵石鋪成的、外圓內方的錢幣圖案,闕偉勝告誡大家,中間的方孔是萬萬不能去踩的,小心掉進錢眼里。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78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