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廟行宮,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于宿遷宿豫區西北二十公里處的古鎮皂河,因乾隆皇帝多次臨幸于此,故又名乾隆行宮。行宮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后經雍正、乾隆、嘉慶等歷代皇帝多次修復和擴建,是清代帝王為祈求“龍王安瀾息波,消除水患”而建的祭祀建筑,故命名“敕建安瀾龍王廟”。
龍王廟行宮占地36畝,坐北向南,三院九進院落,有殿閣亭臺20多處。龍王廟行宮建筑古樸典雅,樓閣輝映成趣,布局對稱,軸線分明,分列殿宇15座,重檐斗拱,氣勢雄偉,中軸線上建筑物主次分明,錯落有致。
整個建筑群由六大部分組成,最南端為古戲樓,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農歷正月初九廟會及清帝駕臨看戲之用,現存1.4米高石基。古戲樓向北,為青磚鋪設的寬闊廣場,廣場兩邊有兩根六丈高的神桿(俗稱旗桿)。神桿兩邊有相對應的“河清”、“海晏”牌樓。廣場北側是山門,亦稱禪殿,神殿大門兩旁置放兩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獅,石獅造型生動,用料考究,在江蘇省內獨一無二。山門正門的正上方,青磚鑲嵌著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7個鎦金大字)——“敕建安瀾龍王廟”和“乾隆御筆印”。禪門兩旁有相對的兩明兩暗的腳門,是皇帝和文武官員進出行宮的通道。
過禪門進入第一道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亭內御碑高5米,碑帽正面鐫刻“圣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圣旨全文,主要記述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廟的緣由、修建的經過、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該處留下的詩詞。
御碑亭兩旁建有鐘、鼓二樓,東邊為鐘樓,西邊為鼓樓。鐘樓、鼓樓的形制、布局、尺度相同,每座建筑103平方米。御碑亭北面是怡殿,位于中軸第一道院和第二道院的相交處,占地面積66平方米。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第二進院落是整體建筑的中心,主體建筑是“龍王殿”,又稱“綠瓦殿”,兩側對應有東、西配殿。龍王殿是該廟最具特色的主要建筑之一,占地面積435平方米,雕梁畫棟,斗拱飛檐,結構嚴謹,金碧輝煌。大殿正中供奉大禹王和東海龍王貼金坐像,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龍王廟,也是在這里朝政議事、敬神祭祖的。第三進院落是龍王廟行宮最后一進院落,也是乾隆皇帝的寢宮。
二、三院落的相交處橫向軸線上建筑分別是靈官殿和東西廡殿,廡殿是廟內僧侶們用來讀書賦詩和研究佛學的場所,也是皇帝駕臨時文武官員用來處理政務和娛樂休息的地方。靈官殿正門上方懸掛“福靖靈波”橫匾一塊。乾隆皇帝駕臨時,此殿又叫“分宮廳”,皇帝皇妃進入后,其他文武官員一律禁止入內。
自清代以來,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八、初九、初十三天為皂河安瀾龍王廟廟會之日,趕廟會的人一起參拜龍王,人山人海,盛況空前,被列為蘇北地區36處香火盛會之首。
龍王廟行宮游覽路線推薦:
“海宴”牌樓 →古戲臺→山門→鐘樓、鼓樓→御碑亭→怡殿→龍王殿→ 東西配殿→靈官殿→ 東西廡殿→禹王殿→東西宮→ 東廊院
1、龍王廟行宮景區等級:AAAA級;
2、龍王廟行宮門票參考價格:60元,套票(宿遷皂河古鎮+龍王廟行宮+下江南大觀園+陳家大院+合善堂+財神廟)70元;
3、龍王廟行宮開放時間:08:00~17:30;
4、龍王廟行宮電話:0527-80701309、4007777777;
5、龍王廟行宮地址: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皂河鎮。
6、宿遷龍王廟行宮怎么去?
①乘車路線:宿遷市內乘坐93路到乾隆行宮下車即可,首末班時間06:00~21:00。
②自駕路線:宿邳路/S250朝皂河鎮方向行駛,過宿皂黃河橋后沿黃河路行駛即可。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3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