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西河頭村遠近聞名,不僅因其誘人的自然風景,還因曾遍布全村地下的國家級文物——西河頭地道戰遺址,被譽為點綴在五臺山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圖:西河頭村村口的門樓
西河頭地道戰遺址與河北省清苑縣冉莊、北京市順義縣焦莊戶齊名,是全國現今保存最完好的三大地道戰遺址之一。
▲圖:西河頭村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圖:西河頭村西河頭村地道戰遺址
在西河頭村有采用聲光電等現代化手段的景觀、雕塑、油畫等逼真地反映歷史的展覽廳和教育廳,可以聽抗戰故事、看抗戰片、唱抗戰歌曲、穿抗戰服裝、參加軍體娛樂活動等系列“話抗戰、憶當年”的活動項目。
趕上重大節日,還有集體入黨、入團、入伍、入隊儀式,還可參觀定襄縣革命烈士陵園。
▲圖:西河頭村村景與民居
西河頭是一座依山傍河,坐西朝東的山村。一二九師師部舊址原來位于西河頭村的中心地帶。
▲圖:西河頭村村景與民居
這是個三進院,院落緊靠背后的大山,房屋的旁邊至今還保留著一條直通后山的小路。
▲圖:西河頭村劉華清舊居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西河頭村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抗戰時處于五臺山抗日根據地的西線前哨,是扼守晉察冀邊區的西大門;解放戰爭后期,西河頭村更是抵御智村、忻縣(現忻州市)、太原之西面之敵進犯定襄城東解放區的重要屏障和門戶。
▲圖:西河頭村劉華清舊居
為了防御敵人的襲擊,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當地軍民從1942年開始挖掘地道,初為一般秘密地窖形式,只能藏人,不能作戰。
后來根據斗爭形勢的需要,逐漸發展成為比較復雜的隱蔽并能進行戰斗的地道。
▲圖:西河頭地道戰紀念館
1947年秋,中共定襄縣委動員當地軍民500余人,經40個晝夜動土百萬立方米,最終挖成了全長5公里、南北中3條主干道橫貫東西、52條縱橫交錯的支道網羅全村的地道。
▲圖:西河頭村墻上的抗戰漫畫
西河頭地道戰紀念館,是中國現今保存最完好的三大地道戰遺址紀念館之一,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首批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人民防空教育基地和校外綜合體驗教育實踐基地。
▲圖:西河頭村地道戰遺址地道里的會議室
在西河頭村,看到有人來參觀,村民都會主動向來客講一些他們知道的故事。巷子里還留有當年從地道中射擊地面敵人的暗槍眼;地面與地道中傳送情報的水井;掩護地道出入口的夾壁墻;用觀音神像掩護的出入口……
▲圖:西河頭村地道戰遺址地道入口處
西河頭地道的結構分為三層,上層有出入口、出擊口,上下翻口、卡口、陷阱、翻板、迷魂陣、暗槍眼、地堡、水井、氣眼、廚房等。
▲圖:西河頭村地道戰遺址地道內通道
地道與高房工事、祠堂、廟宇、碾盤、矮墻等相互連通,地道口以鍋臺、牲口槽、神像、夾壁墻等作掩護;中層設有指揮部、休息室、儲藏室等;最下層是武器庫、機要室等。
▲圖:西河頭村地道戰遺址地道戰雕塑
整個地道集中運用了當地軍民對敵斗爭的經驗,地道內既有保障安全的各種生活設施,又有便于作戰的各種戰斗工事,可防水、防煙、防毒,一旦敵人發現并破壞了上層地道,我方仍然可以依托二三層地道堅持戰斗,是一座能打能藏,攻防兼備的“地下長城”。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圖:西河頭村村景與民居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西河頭人民和定襄武工隊依托地道,與敵開展地道戰,共進行大小戰斗11次,擊斃擊傷敵人1000余人,繳獲各種武器400余件,為中國人民的抗戰勝利和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1、西河頭村門票價格:免費;
2、西河頭村開放時間:全天;
3、西河頭村景區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晉昌鎮;
4、西河頭村怎么走?
走忻(忻州)五(五臺山)高速在定襄北出口下,沿忻阜公路往西約3公里處;臺忻旅游線定襄縣城西2公里處,西河頭村位于公路南。
5、西河頭村吃什么?
有名的定襄蒸肉、油糕、糯玉米和地道的農家本土飯菜,還有當年的抗戰飯菜喲!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4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