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拉寺,全名色拉大乘寺,位于拉薩北郊3公里的色拉山麓。色拉寺始建于1419年,寺內藏著大量歷史文物,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色拉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也是格魯派六大名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又合稱拉薩三大寺,也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在藏語里是野玫瑰的意思。傳說山下修寺時這里長滿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
▲圖:拉薩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寺之一色拉寺
色拉寺主要建筑有措欽(集會殿)、吉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及32個康村。早期建筑以麥扎倉、阿巴扎倉為中心,后經歷代增修擴建,才具有今天的規模,所以平面布局上無整體規劃。但色拉寺的建筑密而不擠,雜而不亂,因地制宜,主體突出,體現了格魯派大寺的特有風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
寺內藏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工藝品,如絳欽卻杰從北京返藏時帶回的皇帝御賜的佛經、佛像、法器、僧衣、綺帛、金銀器等。其中釋迦益西的彩色絲像,長109cm,寬64cm,雖經500余年,但色彩仍很鮮艷。
▲圖:色拉寺最大的扎倉吉扎倉
藏在措欽大殿的200余函《甘珠爾》、《丹珠爾》經書全用金汁抄寫,十分珍貴。其中以永樂皇帝賜予釋迦也失、1410年用朱砂刊印的108函北京版藏文《甘珠爾》(現有105函)最為珍貴,它不僅制作精美,而且是第一部用雕版印刷術印制的藏文大藏經。其中以金職書寫的大藏經和。最著名的塑像則是馬頭明王金剛像。另有明、清兩代的卷軸若干。
色拉寺辯經
這是色拉寺最大特色。作為拉薩三大寺廟之一,色拉寺不如哲蚌寺宏大多彩,但這里的辯經活動卻是最為著名。辯經是一種佛學知識的討論,也可以說是喇嘛們的一種學習方式。色拉寺的僧人們每天有一次辨經活動。
▲圖:色拉寺僧人千姿百態、唇槍舌劍的辯經活動
這是一種富于挑戰性的辯論,雙方唇槍舌劍,言詞激烈,辯論者往往借助于各種手勢來增強辯論的力度,他們或擊掌催促對方盡快回答問題,或拉動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來戰勝對方。辯論場上的熱烈氣氛使游人也深受感染。
色拉寺吉扎倉
色拉寺最大的扎倉,面積1702平方米,僅次于措欽大殿。初建于1435年,創建人為貢久洛真·仁欽僧格。仁欽僧格系后藏人,年輕時拜釋迦也失為師,后從宗喀巴習顯、密教法,并依宗喀巴(格魯派始祖)意愿建吉扎倉,為第一任堪布(住持)。吉扎倉高四層,僅經堂就有柱100根。經堂內遍掛唐卡、傘蓋、幃幔,四周墻壁遍繪釋迦傳記和各種護法神像。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色拉寺麥扎倉
色拉寺的早期建筑。始建于1419年,為寺廟創建人釋迦也失所建據說始建殿堂毀于雷擊,后于1761年由貢欽?強曲彭巴重建。面積1620平方米。經堂中有長柱8根、短柱62根,主供釋邊牟尼銅像,列供于兩側的造像有未來佛、無量壽佛、藥師佛、妙音菩薩、宗喀巴師徒三尊、第七世菩薩、宗喀巴師徒三尊、第七世達賴、第三代策默林活佛(貢覺丹貝堅贊)、帕邦喀活佛等銅像。
色拉寺阿巴扎倉
色拉寺的早期建筑,也是色拉寺的密宗扎倉,1419年由釋迦也失創建,當時作為色拉寺的措欽大殿,1710年現措欽大殿建成后始改為扎倉。面積1517平方米。高三層,由經堂和4個佛殿組成。經堂有長柱4根、短柱42根,主供釋迦也失塑像,兩側供有貢若堅村桑布、赤欽丹巴讓吉、杰尊曲吉堅村、宗喀巴師徒三尊、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等塑像。
1、色拉寺景區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色拉寺門票價格:旺季(04月21日~10月19日)50元,淡季(10月20日~04月20日)25元;
3、色拉寺開放時間:09:00~16:00;
4、色拉寺電話:0891-6383639;
5、色拉寺地址:拉薩市城關區色拉路1號(色拉烏孜山)
6、色拉寺怎么去?
中巴站有車前往,車費2元,乘的士約15元,可議價,也可租單車前往。
7、色拉寺辯經時間:
色拉寺辨經每天下午15:00舉行,前來觀看的人很多,不容錯過。
8、色拉寺參觀帖士:
寺院許多大殿內保存了較老的壁畫,建議帶上手電。
色拉寺周圍柳林處處,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講經說法之地,有許多僧尼小寺環繞其間,寺東和寺南有普布覺寺、米瓊熱尼庫寺、貢巴薩寺、帕奔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麗尼姑寺;寺后還有珠康日卻、色拉卻頂寺等等。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86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