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區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地方,但是因為它的高海拔使很多人望而卻步。
這里我們來聊一聊關于高反的常識及應對措施,
希望能夠讓想要進藏的朋友更好的了解并且能在高原地區愉快的旅行。

一、高原反應是什么?
高原反應,即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AHAD)
是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后,
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干燥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
海拔高度一般達到2700米左右時就會有高原反應。
【不適宜到高原旅行的人】?
1、心、肺、腦、肝、腎有明顯的病變,以及嚴重貧血或高血壓的病人,切勿肓目進入高原。你如果從未進過高原,那么建議你在進入高原之前,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
2、患有器質性疾病、嚴重貧血或重癥高血壓的游客對高原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他們在進入高原的初期,發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險性明顯高于其他人;若在高原停留時間過長,也較其他人易患各種慢性高原病。同時由于機體要適應高原環境,肝、肺、心、腎等重要臟器的代償活動增強,使這些臟器的負擔加重。一旦這些臟器出現疾患,便會使病情進一步加重。
? ???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參與高原的旅行活動,建議你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并且盡量本著穩健的原則。
二、高原反應的癥狀有哪些?
常見癥狀:頭痛、失眠、食欲減退、呼吸困難、視力障礙、多夢、耳鳴、眩暈
?1.頭痛是最常見的癥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肺通氣增加如用口呼吸,輕度活動等可使頭痛減輕。頭痛嚴重時可能有視力障礙,但眼底檢查正常。另外,失眠,多夢,耳鳴,眩暈,精力不集中,判斷能力下降等神經系統的癥狀也常發生。胃腸道的癥狀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嚴重者有惡心,嘔吐,甚至腹痛。有位學者曾快速到達海拔5100m時突然下腹絞痛,腹脹并伴有壓迫感,惡心,有便意但無腹瀉;當迅速撤回到4000m時癥狀逐漸消失。呼吸加深加快,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常為勞力性,若靜息時出現呼吸困難,是高原肺水腫的先兆。個別人夜間出現周期性呼吸,頻繁性驚醒。
2.體征 急性高原病無特殊體征。通常可口唇、指趾甲床發紺。心率可速可緩,但多,有心跳加快或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并偶爾有期前收縮。Singh檢查了1975名患有急性高山病者,發現有2/3的人心動過緩。血壓可正常,但也會出現一過性低血壓或高血壓。心尖區可聞及Ⅰ-Ⅱ級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區第二音增強或亢進。偶在一側肺部聞及局限性的干啰音,這可能由肺血管收縮所致,但呼吸音清晰無濕性啰音。嚴重者面部及下肢水腫。
? ? ?目前國際上對急性高原病的診斷一律用國際高原病專業會議制訂的急性高原病臨床癥狀計分法(AMS-score),但國內尚未廣泛應用計分法。為便于與國際間進行交流,現將AMS-score計分法的內容簡要介紹如下:該計分法是根據病人反應對每一個癥狀進行自身打分(self-reported score):
? ???1.頭痛:無頭痛0,輕度頭痛1,中度頭痛2,重度 3。
2.胃腸道癥狀:無癥狀 0,食欲差或惡心 1,中度惡心或嘔吐2,嚴重惡心和嘔吐3。
3.疲乏和(或)虛弱:無疲乏 0,輕微乏力或虛弱 1,中度乏力或虛弱 2,嚴重乏力或虛弱 3。
4.頭暈:無頭暈 0,輕度頭暈 1,中度頭暈 2,重度頭暈 3。
5.睡眠障礙:睡眠與平常一樣 0,睡眠不如平常 1,易驚醒,睡眠差 2,夜間不能入睡 3。
6.精神狀況改變:無任何改變 0,嗜睡/倦怠 1,抑郁/模糊 2,昏睡/輕昏迷3,昏迷4。
7.共濟失調:無共濟失調0,能維持平衡 1,步態不穩 2,步行易摔倒 3,不能站立 4。
8.周圍性水腫:無水腫 0,局部水腫 1,全身水腫 2。
?根據上述自身癥狀計分值,將每個人的體力活動量評價為:0活動量正常;1輕度降低;2中度降低;3嚴重降低,即臥床不起。癥狀計分值>4分者可考慮為急性高原病。
三、什么會影響高反??
(一)海拔高度
進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應越強烈,患各種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
有報道說,3500米以下的發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發病率達50%。
(二)進入方式
進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響到高原反應的強弱。
海拔急速升高,比循序漸進的“階梯升高”反應要強,高山病患病率高。
從這個方面來說:坐火車比飛機高原反應會弱
(三)區域和季節???
從季節來說,冬季進入高海拔地區比其他季節患病率高。
這是因為嚴冬時氣溫降低,大氣壓隨之降低,含氧量進一步減少;
而且寒冷會刺激新陳代謝,增加人體耗氧量,并且容易并發呼吸道感染。
(四)個體素質
高原反應有“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動不欺靜”之說。
盡管不是絕對,從實際情況看有一定根據。
究其原因,應該同個體之間紅細胞比容、需氧量和耗氧量的差異有關。
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樂觀者往往反應較輕。有的人對高原環境不了解,又聽了一些不恰當的宣傳,心理壓力過大,稍有不適,就緊張甚至恐懼,結果反應加重。
所以,一定不要過分擔心,更不要因為海拔數字而產生恐慌心理,高反不可怕(每年過千萬的同胞進出高原)
另外,有過高海拔經歷,尤其相隔時間較近的人,高原反應一般輕些。
四、進入高原之前的準備
(1)進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經歷的人咨詢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無謂緊張。
(2)進入高原之前,禁止煙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過于勞累,要養精蓄銳充分休息好。適當服西洋參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缺氧能力。如有呼吸道感染,應治愈后再進入高原。
(3)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藥。大量事例證明,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樹立堅強的自信心,能夠減弱高原反應帶的身體不適。反之,憂心忡忡、思慮過度,稍有不適便高原緊張的慶,反而會加大腦組織的耗氧量,從而使身體不適加劇,使自愈時間延長。
(4)如果你從未進過高原,在進入高原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嚴重貧血或高血壓病人,切勿肓目進入高原。
五、進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項
(1)應盡可能預備氧氣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藥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堿等,也需備有防治感冒的藥物、抗菌素和維生素類藥物等,以防萬一。
(2)由于高原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要注意準備足夠的御寒衣服,以防受涼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發急性高原病。
(3)在進入高原的途中若出現比較嚴重的高山反應癥狀,應立即處理,及時服用氨茶堿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嚴重時應吸氧。若出現嚴重的胸悶、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咳粉紅色泡沫痰,或反應遲鈍、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處理外,應盡快到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或盡快轉往海拔較低的地區,以便治療恢復。
(4)由于乘車進入高原所需時間工,途中住宿條件差,體力消耗大,因此除要準備以上各種物品外,還應該準備水或飲料以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及時補充機體必需的水和熱量。
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六、到達高原后注意的事項
(1)剛到高原,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呼吸困難等缺氧癥狀。但這并不說明你不適應高原,如果能夠正確地保護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癥狀好轉或消失。
(2)如果是坐飛機上高原,一般高山反應的癥狀會在12~14小時左右產生。所以,剛剛到高原的時候一定不要劇烈運力,而要立刻臥床休息。否則,一旦感覺到反應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適應了。
(3)人們常常用唾吸氧來緩解除胸悶不適。當然,吸氧能暫時解除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但停止吸氧后癥狀又會重新出現,延緩了適應高原的時間。假若你上述癥狀不很嚴重的話,建議最好不要吸氧,這樣可以使你更快適應高原環境。輕微的高原反應,會不治自愈,不要動輒吸氧,以免形成依賴性。
(4)上高原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體內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過飽。最好不要飲酒和吸煙。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過度疲勞,飲食起居有規律。初到高原的前幾天,不要頻頻洗浴,以免受涼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腫的主要誘因(在缺氧狀態下不易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