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西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傳統村落,是一座有著1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古鎮,古名余慶(慶余),因城廓設臵形似龍,又名龍城(地)。
始于唐末、興于北宋,盛于明清,煮海為鹽而逐步發展形成,是古通州東南沿海第一個鹽埠,是我國藍印花布的發祥地。
余西古鎮因龍游溝而得名余西龍城,龍游溝自北而南,彎彎曲曲,綿延數里,聯通黃海與古長江北漕,狀若游龍,實乃古海漕遺跡。
余東古稱鳳城,南瀕長江,因鹽而生、因水而存,是南通地區歷史上的鹽業重鎮之一。
余西古鎮內古跡眾多,人文薈萃,擁有龍街、精進書院、錢氏牌坊等一大批歷史文化遺址,曹頂、柳敬亭、朱理治、曹秀升等眾多的歷史名人。
唐代之后該處因泥沙淤積而浮出水面成為鹽城,隨著海岸線的東移,余西成為鹽業生產經營的一個據點,為防御倭寇的騷擾建成了護城河加城墻的體系。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政治經濟的興盛使余西成為地區中城鎮,形成了工字型的街道格局和四面環水的龍城概貌。
余西人遺存的上百座歷史建筑為古鎮增添了豐富的人文氣息,南北文化交融的建筑風貌又使古鎮形成了文化復合的地域特色。
余西地處南北交匯要沖,歷史上隸屬揚州、蘇州,為江海名邑,鹽商重鎮。自西漢以來,外來移民不斷,商賈云集,南北文化交匯相融。
現存余西古鎮區,面積約為26公頃,為明代余西城所在地。原有的迎江、登瀛、對山、鎮海四城門,雖只有南面迎江門兩側城門垛殘存,但仍能保持明清時期余西城“中軸對稱,城河相擁”的基本格局。
飲食文化吸取淮揚菜、蘇菜之精華,形成了獨特的余西江海菜系風格。其中余西特色面點,譽滿天下。
每當人們在細細品嘗余西特色面點“ 曹頂盤餅”、“曹頂面” 和“仙人包子” 時,總不由得被古鎮那濃郁的江海飲食文化氛圍所吸引。
余西古鎮地址:南通市通州區
余西古鎮怎么去?
南通市區至余西:五一路公交停車場乘坐612路,到余西站下車
、景區電話:; 、怎么去? 、景區地址:南通市通州區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52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