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村是一個千年歷史古村,2012年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歷史上因河港兩岸蘆葦叢生而得名,隸屬于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四面環水,溪水相抱,環境優美;人文薈萃,古建筑眾多,旅游資源豐富。
荻港古村四面環水,河巷縱橫,大部分民宅沿河而建,是一座典型的水鄉古村,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荻港”之說。600多年間,不同姓氏的子孫能夠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和睦共處,奧秘就在于“齊心向善”之風在古村中的積淀和傳承。
2006年底,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老舍先生之子,中國現代文學館長舒乙先生來到荻港村,對古村贊嘆不已。回去之后,便發了一篇《最好的江南小鎮-荻港村》。相比南潯,荻港村更古樸、更完美、更幽雅,也更純粹。
在荻港村,不賣門票,沒有指路牌,沒有任何標志,沒有導游,當然,也沒有游人,完全是個世外桃源,自己活得有滋有味,悠哉悠哉。它,就像是個絕版。
小河穿村而過,臨河的小鋪店各式各樣,賣什么的都有,但絕不是時裝店,也不是古玩店,或者文房四寶店,更不是旅游商品店;柜櫥里擺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和 食品,還有一些服務行業,比如,理發店、小飯館、油鹽店、裁縫店等等。
總之,都是為當地村民準備的。這里,一切照舊,時光仿佛停留在了四五十年前。
南潯荻港村主要景點推薦
南苕勝境
南潯荻港村南苕勝境創建于乾隆年間(1769年—1778年),里人朱熹后裔朱春陽,章氏望族集資建造。南苕勝境有嘉慶御筆“玉清贊化”御碑亭,太子少保朱珪的“積川書塾記”碑亭,御書額恭記碑。
樓亭臺閣、回廊繞環、水池津梁、奇石清流、梅林點染、花竹幽影,主建筑為積川書塾、祖師祠。五孔長橋走一走,人壽超過九十九。
御碑亭
南潯荻港村御碑上“玉清贊化”是嘉慶皇帝御書,“御筆”方框印篆書“嘉慶御筆之寶”。 贊化者,贊天地之化,即以贊也。德以成人開萬物祖,誠能立極作百世師,即以化也。皇帝御筆的“玉清贊化”御碑亭的建立,南苕勝境更是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
總管堂
南潯荻港村總管堂系荻港吳氏望族首富吳元菊重資重建于嘉慶年間。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建有大殿、戲臺、看樓。大門前屹立一對宋代石獅,凝聚著千年歷史。中央電視臺“記住鄉愁”紀錄片第四十八期專題錄放。
千年石獅偷面吃
宋朝荻港市聚上堡,屹立在都天安樂王府前的一對石獅在夜里去上堡偷吃面條,有一次回來時,天已亮了,被演教寺主持碰見,一呪言,那石獅就默默地回坐在門前,東面那貪吃的雄獅來勿及將面條吃進去,永遠留在了嘴邊。
演教寺
南潯荻港村演教寺初名“興福院”,始建于唐晚五代十國(公元955元),建有山門(問津亭)、天王殿、大雄寶殿。原大雄寶殿匾額系嚴嵩親筆。大殿上塑立“八仙”神像,是宋代全國獨有的“佛道一家”的創舉,佛教活動的中心。門前屹立“明崇禎、清康熙”二塊治安禁示碑。
外巷埭旅游攻略http://www.936579.cn
建于明清時期,緊依京杭大運河之西線—官河,沿河而建廊下街南北走向,全長五百余米,進深十五米左右,在無船路不通,水路交通興盛時,各類店鋪、商行皆聚于此。有彩云樓,今夜月、泰源堂、百樂堂、正泰店,絲行、魚行、米行等和輪船碼頭……現為村商業街,是古村小橋流水人家風貌展示。
一元茶館
南潯荻港村一元茶館歷史上是荻港古村百年茶館“聚華園”,創建于清代。主人潘平福夫婦傳承水鄉茶館特色,開設早茶(凌晨3點開始)、飯茶。茶水費只收一元錢,著名書法大師王似鋒受之感動,題“一元茶館”匾贊之。傳統的茶館,本土的水鄉風味,是荻港古村的又一文化遺產。
禮耕堂
南潯荻港村禮耕堂由荻港吳氏望族吳元晉建于清乾隆年間,座落秀水橋堍,大門朝南,占地近二千平方,前門樓為轎廳,二進為大廳,三、四進為樓廳,東邊偏房,磚木結構,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建筑群。
1、南潯荻港古村景區等級:AAAA級;
2、南潯荻港古村門票:免費;
3、南潯荻港古村開放時間:全天;
4、南潯荻港古村地址: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
5、南潯荻港古村怎么走?
A.乘車路線:湖州市公交106b到荻港路口站下車。
B.自駕路線:自駕車可根據如下自駕路線圖,查詢【荻港村】導航前往。
6、南潯荻港古村美食:
荻港村的金字招牌“陳家菜”正成為湖州的一張飲食名片,爛糊鱔絲、紅燒肚檔、姜汁蛋等陳家傳統名菜一直都很受游客青睞。
文章來源:http://www.936579.cn/sight/7822.html


